A. 為什麼很多有名的企業都在港股上市
因為香港的融資環境就比較寬松,上市較為容易。況且,為了迎接內地互聯網企業,香港內特意修改上市容規則允許AB股模式。
對於目前的A股來說,其上市規則是有盈利性要求的,而對於大多數互聯網科技公司來說,因為早期發展階段資金投入量大,所以很難在上市之初就獲得足夠的利潤。況且國內的IPO排隊上市的企業眾多,上市過程時間過長,不能盡快獲得市場融資。
(1)在香港上市的國內公司的股票為擴展閱讀
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
近年來,隨著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提速,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不斷加深。「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舉措相繼出台,既發揮了香港優勢,提高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也促進了內地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隨著全球貨幣政策加速轉向,全球投資重心轉向實體經濟,優質的新經濟企業成為各國資本市場爭奪的焦點。香港市場通過上市制度改革,主動邁出了融入中國資本市場整體發展的關鍵一步,將在四個層面活化中國金融的「一池春水」。
B. 怎樣可以購買在國外包括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股票
國外的也一樣很容易虧而且手續費奇高,a股只是大環境不好罷了。美國股票估計你炒不了,港股國信證券有得開
C. 為什麼很多優質公司的股票選擇在香港上市而不是大陸
首先香港在80年代起,就已經是享譽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了,與紐約、倫回敦、東京並稱為世答界四大金融中心,其股票和證券市場規模在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
因為香港股市是連接全球的自由體系,世界任何地方的公司都可以投資到香港,香港也可以接受世界任何地方的投資,同時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也可以通過香港股市將資金投資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這是大陸股市無法做到的),公司在香港上市融資是面向全球的。這也是為什麼大陸公司去香港上市能很容易在短時間內融積到大量外資。
在香港上市是使用港幣交易,港幣是自由兌換貨幣,與全球任何一種貨幣自由兌換(人民幣至今為止都不能自由兌換)。
香港擁有最完善的法律體系,最透明的監管機制,和最成熟的商業市場,資金可以自由流動不受限制。讓證券交易更加自由,公正。
最後因為赴港上市,必須經過香港證監會非常嚴格的評估和審查,大陸的公司由此能對自身進行自我檢查和自我完善,並能提升自己的實力和完善公司結構,合理化公司的管理機制。
D. 同時在香港和大陸上市的公司每股利潤如何計算
這些公司在兩地上市的資產實際上是一樣的,對於A股或H股每一股的股東權利或股內東權益是相容同的。
每股收益(即每股利潤)實際上在大陸上市只會公告一個大陸會計准則下的每股收益情況,而由於香港的監管要求,必須除公告大陸會計准則下的每股收益情況外,還要披露一個按照國際會計准則調整後的每股收益情況,故此實際上對於兩地上市的公司來說每股收益情況基本是一致的,只不過會存在由於計算統計口徑不一致而產生的少許不一樣。
市盈率指標的計算也是根據傳統的該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收益,由於每股收益情況對於兩地上市公司而言是一致的,只是在市價上由於A股和H股的交易價格上有較大的差異,導致相同的上市公司在兩地有不同的市盈率,主要是不同市場的投資者對該股票的偏好所產生的價值差異。
對於補充問題的回答:你的理解基本正確,但是每股收益的計算並不是利潤總額來算的,是用該公司實現的凈利潤來算的,主要原因是利潤總額一般是未扣除公司應繳納的所得稅,每股收益的計算就是把凈利潤除以該公司發行在外的所有股票(只包括普通股,不包括優先股,A股和H股都屬於普通股)。
E. 在中國大陸和香港都上市的公司股票,比如中石油,每一股A股和H股對應的股權是一樣的嗎
H股,分紅、股息都一樣,股只是將人民幣兌換成港幣而已,香港有些經紀行或銀行會對股息和分紅收取手續費。
同股同權,同一家公司一股A股和一股H的權利當然是一樣,股東大會投票的時候都是一票。
中國大陸地區只有機構投資者可以投資H股,大陸地區個人投資者目前尚不能直接投資H股。在天津,個人投資者可以在各大證券公司網點開辦「港股直通車」業務而直接投資於H股。
但是,國務院目前尚未對此項業務最後的開閘放水。個人直接投資於H股尚需時日。國際資本投資者可以投資H股。
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
(5)在香港上市的國內公司的股票為擴展閱讀
至於權重,由於在香港上市的H公司是在內地注冊的,如果有同時在內地A股上市的,一般A股占的比重比較大,像中石油,工商銀行等等A股的比重都在70%以上,目前只有一家公司是例外,那就是建設銀行。
建行是先在香港發行H股上市的,在上市的同時將匯金公司持有的所有內資股轉換成H股,因此它在A股上市的股票只有公開發行的90億股,而H股有2000多億股。當然在監管部門的批准下,AH股其實可以互相轉換的。
購買
1、可以通過香港的駐內地的經紀公司開通香港股票帳戶,方能對H股進行操作。(如凱基證券、恆豐證券、國元香港、招行香港,等等)
2、目前,無法在國內的經紀公司直接做到H股,一般都是通過港立的經紀公司開戶,所以,這些經紀公司會代理款項的轉入轉出。具體細則每個經紀公司是不同的。
F. 公司在香港上市跟大陸上市有何區別為什麼同一公司港股跟盧股差價這么大拜託了各位 謝謝
在香港,好的公司比較容易得到認同,而獲得更寬廣的融資平台,股份全版流通。 大股東權可以直接在二級市場套現,又或者找各大投資銀行承接自己的股份,那些投資銀行都不是一般的有錢,所以很多公司喜歡在香港融資。 兩地價格不一樣主要是因為兩地不流通,定價機制不同。成熟市場有成熟市場自己的定價規則。他們不能接受一個普通股票有40,50倍的市盈率,但是國內可以。他們不能忍受一個企業年年虧損還能賣5,6塊錢,但是國內可以。同樣,他們能忍受一個網路公司有200倍的市盈率,國內不可以。 價格不一樣主要是因為大家思維方式不一樣。
記得採納啊
G. 在香港上市和內地上市有什麼區別
一、概念不同
香港上抄市:是境外上市,是指國內股份有限公司向境外投資者發行股票,並在境外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
內地上市:屬於是境內上市,是指證券發行人將公開發行的證券在本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方式。
二、財務審核不同
對於境外上市和境內上市,需要注意的是,兩者是採用不同的財務審核機制,境內上市,審核的機制是按照中國現有的會計准則來審核。而對於境外主流資本市場,都是用國際通用會計准則來審核。
三、不同的融資規模和成本
國內股票發行的融資成本較低。同樣的發行計劃可以在國內產生更多的資金。海外資本市場的融資成本也相對較高。國內外IPO的融資成本包括外匯費、中介費和促銷子費。在不同的市場中,融資成本與總融資的比例相差很大,從5%到20%不等。
四、上市途徑不同
境內上市(內地上市),第一步就是先股份制改制,改制完了之後才能正常走流程。而境外上市(香港上市),不需要改制,因為在境外對公司是不是股份制是沒有要求的。
H. 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股票,被稱為什麼
內地注冊香港上市稱為H股,例如工商銀行。
非內地注冊的中國公司在香港上市為紅籌。版權例如中國移動。
紅籌股這一概念誕生於90年代初期的香港證券市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有時被稱為紅色中國,相應地,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把在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稱為紅籌股。本世紀以來在美國、新加坡以紅籌模式上市的公司也越來越多,紅籌股的概念便延伸為在海外注冊、在海外上市,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
I. 大陸公司在香港上市後,原始股怎麼轉讓協議轉讓還是必須開通滬港通或港股賬戶那個文件里有這個回答
1、大陸公司在香港上市後,原始股的轉讓具體要看該公司去香港上市採用的是什麼樣的法律架構。如果是VIE(俗稱「協議安排」),那確實所持有的境內公司股份和境外離岸公司的股份不是一回事,當然也就不能在境外交易。
如果想要交易,公司需要安排這些原始股東的股權在境外離岸公司還原,並且在券商登記,這樣上市禁售期滿後就可以交易了。但是,國內很多公司所謂的職工原始股,僅僅是個人和公司的協議,並沒有在工商局變更。
理論上,這部分股權在上市時候如何認定是有法律障礙的。此外,持有大量股票或者公司高管對出售股票有一定限制,具體也要看公司規定,而且香港市場一般是可以馬上賣出股票,但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協議轉讓不必開通滬港通或港股賬戶,因為原始股沒有公開交易的市場,只能私下交易,還沒有正式上市的股票不必通過股市交易。
3、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在《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了產權轉讓程序,也在第十八條規定「經公開徵集只產生一個受讓方或者按照有關規定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可以採用協議轉讓的方式。
(9)在香港上市的國內公司的股票為擴展閱讀:
根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四條
轉讓方應當將產權轉讓公告委託產權交易機構刊登在省級以上公開發行的經濟或者金融類報刊和產權交易機構的網站上,公開披露有關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信息,廣泛徵集受讓方。產權轉讓公告期為20個工作日。
轉讓方披露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信息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轉讓標的的基本情況;
2、轉讓標的企業的產權構成情況;
3、產權轉讓行為的內部決策及批准情況;
4、轉讓標的企業經審計的主要財務指標數據;
5、轉讓標的企業資產評估核准或者備案情況;
6、受讓方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
7、其他需披露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