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疫情期間口罩為什麼那麼貴政治觀點
總的來說,口罩需求大量增加,而供給相對不足,使得口罩價格飛漲。在口罩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也出現了囤積居奇等破壞市場規則的現象出現。最終政府出面干預,通過口罩生產補貼和限制口罩價格的方式穩定了口罩價格。在疫情平緩、生產復甦之後,口罩的供給與需求通過市場價格機制達到了一個新的均衡點。
本文選取了天貓某電商的N95口罩產品,通過其所顯示的歷史價格記錄,可以看到該款口罩的價格變動情況。
某電商N95口罩的歷史價格記錄
一.短時間內大幅上漲
在需求方,因為疫情的爆發使單個買者對口罩的購買意願顯著加大,同時也使許多原來對口罩沒有需求或支付意願低於其價格的人作為口罩的消費者加入。從而導致口罩的需求量劇增,需求曲線由D1移動到D2。
在供給方,由於疫情影響,口罩廠商也加大了口罩供給,但疫情交通封鎖和春節返鄉,勞動力不能充分就位,而且春節假期需要支付三倍工資。另外生產的許多口罩馳援疫區。所以真正流入市場的口罩供給增加並不顯著,供給曲線由S1移動到S2。
因此市場上短時間內出現了嚴重的供不應求,導致口罩價格P1短時間內大幅上漲至P2 。
短期內口罩嚴重供不應求
二.在高價格區間內繼續穩步上升
在需求方,由於民眾對口罩有價格上漲的預期,口罩具有了增值性,並且不因二手交易的次數而貶值,因此便有人追漲殺跌、囤積居奇,哄抬口罩價格。從而導致口罩的需求量隨著價格的上升而上升。需求曲線出現了與價格正相關的現象。(和吉芬商品很相似但不一樣)
口罩的追漲殺跌現象
吉芬商品:英國人吉芬於19世紀發現,1845年愛爾蘭發生災荒,土豆價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卻反而增加了。原因是消費者收入較低,買不起其他食品,或者說,消費的主食因收入的限制而只好採用土豆,當土豆價格上漲時,他們預期價格還會漲,於是就去搶購了。這一現象在當時被稱為"吉芬難題"。這類需求量與價格成同方向變動的特殊商品以後也因此被稱作吉芬物品。
另外,第一疫情期間口罩的需求彈性小。只有N95口罩可以抵禦新冠病毒入侵,因此其幾乎沒有相近的替代品。而且疫情期間,出門帶口罩成為強制性規定,口罩成為生活必需品。另外從疫情爆發到現在時間較短。種種原因導致口罩的需求彈性幾乎為0。同時原來對口罩沒有需求或支付意願低於其價格的人作為口罩的消費者繼續加入。第二,由於疫情期間口罩價格一再上漲,消費者對於口罩的價格有上漲的預期。因此消費者進一步增加當前購買的口罩數量儲存起來,以減少未來更高價格時口罩的購買量。第三,在疫情的特殊時期,消費者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在全市乃至全國范圍內貨比三家,由此造成了信息不對稱,買者不得不或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以較高的價格買入口罩。從而導致口罩需求曲線由D1移動到D2。
在供給方,國家開始支持口罩生產,但政策具有滯後性,並由於上文已經提到的人員返工難,大量口罩馳援疫區而不進入市場的原因,口罩供給依然在緩慢增加。從而導致口罩供給曲線由S1移動到S2。而且由於物資人員無法流動,加之口罩生產本身需要一定許可證書,因此一些廠商在特定的小尺度區域形成壟斷,提高了價格。
因此市場上現階段供不應求的狀況得到緩解但仍存在。由於口罩需求彈性趨近於0,也就是說口罩的需求不會因為價格升高而減少,所以很容易出現天價口罩,一些市場失靈的現象開始出現。口罩價格由P1小幅上漲至P2。
需求彈性趨零,價格小幅上漲
三.大幅下降
國家口罩生產補貼政策開始發揮作用,但供需雙方仍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同時政府出台口罩限價罰款政策。供求力量趨向於使價格P1向均衡變動,但價格上限對市場產生了限制性約束,於是口罩價格大幅下降。由於各地限價標准和處罰力度不統一,口罩實際價格P2沿著價格平均上限上下波動。此時口罩存在短缺,葯店不再進貨口罩,因為賣口罩無利可圖,一些人通過關系獲得口罩,一些人無法獲得口罩,而在灰色市場上口罩價格更高。
限制性的價格上限
四.在低價格區間穩定,但仍略高於正常水平
在需求方,隨著疫情形勢好轉,民眾不再恐慌地囤積口罩,口罩的需求量在近幾個月的增長後趨於穩定。在供給方,口罩的生產逐步恢復。較高的需求和較高的供給達到了新的均衡,口罩市場恢復原有的良好運行環境,口罩價格降低並保持穩定。由於疫情還未完全解除,口罩仍是必要且熱銷的生活物資,其價格仍相比疫情前高。
Ⅱ 疫情期間不少車企轉行口罩加工,其中的比亞迪,到底賺了多少錢呢
說起口罩,可以說是如今家家必備的首選,疫情期間不論去哪,口罩都是不能摘下來的,口罩也成了疫情中需求量大的產品,不少車企也看到這一方面發展前途大,都開啟了口罩加工廠,比亞迪就是其中車企中參加做口罩的一員,三個月之內,比亞迪成了全球唯一最大的口罩商製造。
那麼通過數學計算,可以得出部分的利潤為2.69億,跟去年同一段時間內的利潤就是3.9億,那麼就是第一季度,比亞迪的口罩就賺了2.69億。
Ⅲ 疫情期間我國口罩如何分配
星期天我個口罩如何分配像一般的話,一般的企業,他是自行采購,像所有的店面呀,也是自行采購,一般葯店都有供貨
Ⅳ 疫情期間提醒公司領導配戴口罩違反公司規定嗎
做的非常好。在哪裡都不會說你說的有錯?
Ⅳ 疫情期間把口罩價格提高是違背了憲法嗎
疫情期間,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遵守當地政府有關防控疫情的一些政策、臨時性措施,這不僅僅是保證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健康,也是維護社會的公共利益,因為每一個人都可能被傳染,感染者也可能傳染其他的人,戴上口罩肯定是有利的防護措施。
那麼拒絕佩戴口罩是違規還是違法呢?
法律依據一: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42條規定,傳染病爆發流行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按照預防控制預案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必要時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決定,可以採取下列緊急措施並予以公告。
2.這里所說的緊急措施是否可以理解為佩戴口罩做好防護措施,限制或者停止人群聚集的活動。
3.雖然說沒有明確規定必須佩戴口罩,但是在這一條法律當中,第5款當中提到,可以封閉可能造成傳染病擴散的場所,這次疫情,各級人民政府防疫機構也明確要求公民出門必須要佩戴口罩,應該屬於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發布的決定命令,是為了防控疫情而採取的相應的對應措施。
法律依據二
《突發事件應對法》第66條規定,單位或者個人的話,如果違反本法規定,不服從當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決定命令或者不配合依法採取的措施,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這部法律當中規定了,如果違反了政府的決定命令的話,像這種情況那麼可以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給予處罰。
法律依據三
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0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第一款中提到有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在緊急狀況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
文字解釋:其實這條的話可以從字面意思解釋的話,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疫情防疫期間,有行為人不遵守當地人民政府發布的決定和命令,比如說佩戴口罩,隔離措施,將會受到相應的治安處罰。
綜上所述,如果在疫情防控期間,有行為人拒絕履行當地政府有關疫情防控措施的決定或者命令的。,可以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0條規定處警告或者罰款。
Ⅵ 我2019年買了十萬個一次性醫用口罩疫情期間賣給別人犯法嗎
我2019年買了十萬個一次性醫用口罩,疫情期間賣給別人犯法嗎?我認為只要你不是高價買出的,就不算違法,而且疫情期間口罩很緊缺,你還算做貢獻了。
Ⅶ 疫情期間從青島買來的口罩可以用嗎
這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吧?就是說他應該都經過一些檢查或者是別的我檢測了吧,就是說如果你不放心就可以買回來進行一下消毒。
Ⅷ 疫情期間口罩價格波動原因的微觀經濟學分析
疫情期間口罩價格波動的原因,一是價值決定價格是由於生產口罩的成本上升20,供求影響價格供不應求,價格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