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比如10送10股派30元(稅前),除權除息後減掉稅收,股民不是虧損嗎
首先:強調一點,現在的紅利稅是10%,不是20%.
其次:股票分配方案中如果有送紅股或送現金,都是要上稅10%的,轉贈股不用.
第三:股價因分紅送股而除權,但它的除權價是以稅前分紅額來計算的,嚴格意義上說,投資者的總市值,在除權前後會因為上稅10%而減少,減少的部分就是上稅的那部分.
以樓主你所提供的數據(10送10股,10股派30元)來做例子計算.假設你有100股,在除權前,股價是20元,你的總市值是2000元;股權登記日後,股價除權,它的除權價是:(20-3)/(1+1)=8.5元;這個公式中:20是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3是每股可得的稅前現金分紅;第一個1是指每一股股票;第二個1是指每一股股票可得的紅股;
但是由於現金分紅和送紅股是要上稅的,在股票分紅實施後,你實際上是得到了多少紅股和現金呢?
紅股:100/10*10=100股;
這里的100是指你持有的股票總數;第一個10是指分紅方案中的每10股;第二個10是指每10股可得的紅股;
現金:100/10*(30*0.9-10*0.1)=260元;
這里的100是指你持有的股票總數;第一個10是指分紅方案中的每10股;30*0.9指的是每10股可得的稅後分紅(0.9等於100%減去10%的稅率);第二個10是指每10股可得的紅股,由於中國A股的面值絕大部分是1元,送10股相當於送現金10元,10*0.1就是這10股應該上的紅利稅;
現在再來計算一下,除權後,假設股價保持不變,跟除權價一樣(如果股價有漲跌,這也跟除權是沒關系的,這跟平時股價是漲跌是一樣的),你的總市值(200*8.5=1700元)+現金(260元)是1960元,比除權前的2000元少了
40元,而這40元,就是上稅的那部分了.
所以說,你的分析總的來說是沒錯的,除掉稅後,投資者是要虧上一點的,而那一點就是上稅用去了.
② 股票分紅以後,賣出怎麼計算扣稅
股票所得紅利扣稅額度跟持有股票的時間長短有直接關系。
1、分紅的時候,通通不扣稅;
2、賣出股票時,持有時間(自你買進之日算到你賣出之日的前一天,下同)超過一年的免稅。去年9月之前的政策是滿一年的收5%。現在執行的是去年9月份的新優惠政策:滿一年的免稅;
3、賣出股票時,持有時間在1月以內(含1個月)的,補交紅利的20%稅款,券商直接扣;
4、賣出股票時,持有時間在1月至1年間(含1年)的,補交紅利的10%稅款,券商直接扣;
5、分次買入的股票,一律按照先進先出原則一一對應計算持股時間;
6、當日有買進賣出的(即所謂做T),收盤後系統計算你當日凈額,凈額為買入,則記錄為今日新買入。凈額為賣出,則按照先進先出原則,算成你賣出了你最早買入的對應數量持股,並考慮是否扣稅和稅率問題。
(2)分紅除息後賣股票稅很高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③ 除權除息日買的股票 第2天賣了怎麼扣我紅利稅了呢
在出售時,股息稅根據持有期分類,並在出售時自出售股票的收益中扣除。按回照分紅金額的10%扣稅。持股答一年以上,免收紅利稅。
一個公司只有100股。年底的時候每股值得100塊錢。那麼總股本就是1萬元。後來決定每股分10元現金,一共就是分掉1000元,分掉的錢肯定從公司的銀行存款中劃出去了。也就是凈資產減少了1000元。凈資產=總股本。所以總股本也減少了1000元,也就是變成9000元。但是股數還是100股,所以每股就變成了90元了。
2015年9月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證監會發文決定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目前徵收標准為: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持股1個月至1年的,稅負為10%;持股1個月以內的,稅負為20%。因此,個人投資者持股時間越長,其股息紅利所得個人所得稅的稅負就越低。
④ 股票紅利稅是多少,持股超一年,除權除息後賣出怎麼扣稅
如果持股超過一年了,除息後第二天賣出股票是免徵紅利稅的,意思就是不用扣稅,下面進行詳細分析紅利稅知識。
股票紅利稅情況股票紅利稅主要是分為三檔,主要是以“持股時間”為分界線,根據持股時間不同,紅利稅徵收比例不同,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A持股不足1個賣出了股票,需要扣除200元紅利稅,凈得紅利稅800元。
B持股超1個月,不足1年,需要扣稅100元,凈得紅利稅900元。
C持股已經超過一年了,C是享受免徵紅利稅,凈得1000元,不扣稅。
所以同樣一隻股票,持股金額一樣,持股時間不同,扣稅的比例和金額是有差異的。
總結分析
A股市場制度這樣的征股票紅利稅規定,主要目的就是鼓勵大家價值投資,想要短期獲利的要交紅利稅,想要免徵紅利稅的必須持股時間超1年。
所以建議股民投資者們,一定要清楚咱們A股征股票紅利稅的規定,能少交紅利稅就是等於自己賺的錢,這是最現實的問題。
⑤ 請問股票分紅時,「10派5(含稅)」是什麼意思
10派5(含稅)抄就是每10股可以獲得5元的現金紅利(稅前)。例:如有1000股,就可獲得500元的現金紅利,這是稅前的。
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形式向股東發放股利,稱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東分發股票,紅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現,又稱為送紅股或送股;另外,投資者還經常會遇到上市公司轉增股本的情況,轉增股本與分紅有所區別,分紅是將未分配利潤,在扣除公積金等項費用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而轉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種送股形式,它是從公積金中提取的,將上市公司歷年滾存的利潤及溢價發行新股的收益通過送股的形式加以實現,兩者的出處有所不同,另外兩者在納稅上也有所區別,但在實際操作中,送紅股與轉增股本的效果是大體相同的。
拓展資料:
投資者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對該公司進行投資,同時享受公司分紅的權利,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分紅有兩種形式;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據情況選擇其中一種形式進行分紅,也可以兩種形式同時用。
股票分紅-網路
⑥ 持股超過一年,除息第二天賣出,怎麼扣稅
當上市公司存在凈利潤的情況下,都會選擇分紅,而分紅所得屬於個人所得,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一般個人所得需要繳納20%的稅收,很多人覺得分紅所得的錢反正都是白拿的,繳納20%也無所謂,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在分紅後,股價需要除息,分紅拿到多少,相對應股價也要做出扣除,賬戶上總資金並沒有發現改變,但是分紅後我們需要繳納稅,所以具體如何扣稅變得較為關鍵,下面我們來重點講解下該問題。
總結:上面重點講解了分紅制度,持股時間超過一年不需要繳稅是起始日是股權登記日,分紅後股價會做出扣除,我們賬戶總資金不會發現改變,並且分紅的資金去哪裡,在股價中扣除了,分紅的最大意義就是體現公司的價值和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公司股票。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⑦ 10派1.5元(含稅)是什麼意思股權登記日7月4日,除權除息日7月7日,我現在能賣股票
現在賣股就沒有分紅了。如果7月4日有股就可以分紅,每10股有1.5元,要交10%的稅,就是實際回得到答1.35元(10股),如果你有1000股,就得到135元。但是7月7日要除權下來的。有可能升上去很快填權,也有可能跌下來。
除權除息日即股權登記日下一個交易日。在股票的除權除息日,證券交易所都要計算出股票的除權除息價,以作為股民在除權除息日開盤的參考。其意義是股票股利分配給股東的日期。
簡介除權除息日買進的股票不再享有送配公告中所登載的各種權利。如果在股權登記日已擁有該股票,在除權除息日將該股票賣出,仍然享有現金紅利,送紅股及配股權利。
進行股權登記後,股票將要除權除息,也就是將股票中含有的分紅權利予以解除。除權除息都在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後進行。除權之後再購買股票的股東將不再享有分紅派息的權利。
⑧ 港股股票分紅派息後 需要交股息稅嗎
需要。
股息紅利稅是指對上市公司的分紅征稅。對一年以上的長線投資者,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對一月以內短期買賣的投資者加倍徵收股息紅利稅。
紅利所得稅屬於「個人所得稅」范疇。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條款,個人因持有中國的債券、股票、股權而從中國境內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需按20%的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
(8)分紅除息後賣股票稅很高擴展閱讀:
對於股息紅利稅差別化徵收這一消息,市場人士普遍將其視作利好,認為可以鼓勵長期投資,抑制短期炒作,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之前一直稱2132點是「鑽石底」的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甚至表示,這一政策是一個重大利好,有助於目前A股市場的穩定,對鼓勵長期投資行為以及藍籌股的長期持有意義重大。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紅利稅差別化徵收利好藍籌股,特別是高分紅的「現金奶牛」,投資者可以通過長期持股獲得更大收益;對多年不分紅的績差股和券商股則是利空,因為投資者長期持股會降低交易頻率,減少券商交易傭金收入。
公司合並時得到的合並補貼等,原則上也「視同股息」,徵收股息所得稅。但是,股東在公司將利潤准備金轉入資本金時得到的收入和無償交付、股票分割及股東分攤有償增資所取得的新股票,不計入股息收入,亦不征稅。
征稅方式有三種,即免除申報制、源泉分離選擇制和申報綜合課稅制。無論哪一種方式,在股東從公司取得股息時已扣除了源泉所得稅(從源課稅),稅率原則上為股息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