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利潤表中收入不含稅的話為啥營業利潤要減稅金利
那個稅金是城建稅啊,教育費附加啊,印花稅啊,資源稅啊其他雜項稅,不含稅就是未交企業所得稅的意思,你得根據實際情況調增或調減最終的應納稅所得額,然後乘以25%(但高新技術所得稅稅率為15%你得注意)
❷ 我是小規模納稅人,季度有減免稅金,請問財務做賬,結轉增值稅是季度結轉還是年底結轉
小規模納稅人,營改增之後都改為季度申報增值稅,也就是說每個季度末要申報小規模增值稅內的。如果有稅上容交,例如, 借 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或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上交時:借 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企業如果有稅,當月做賬,次月上交,不存在結轉這一說法,更沒有年末要結轉這個說法。
❸ 毛利潤=收入減成本'那麼成本里包括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工人工資嗎凈利潤是毛利潤減稅金嗎
1、毛利潤不包括管理費用,毛利潤為收入減產品成本(銷售成本),產品成本中包括工人工資。
2、營業利潤為毛利潤再減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及營業稅金及附加。
3、利潤總額為營業利潤加上(如果是損失則為減去)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外收支凈額、投資凈收益或凈損失等。
4、凈利潤是指利潤總額減去企業所得稅後的余額。
(3)為何股票分紅減稅金等於0擴展閱讀:
1、凈利潤(收益)是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基礎。未來現金流量的估計是通過現金預算的編制進行的,現金預算是保證現金收支管理的重要工具。
其中凈損益調整法是現金預算編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預計損益表中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定的凈收益作為現金編制的出發點,通過逐筆調整處理各項影響損益和現金余額的會計事項,把本期的凈收益調整為現金凈流量的方法。
2、現金流量與凈收益的差異,可揭示凈收益品質的好壞。所謂收益品質,是指對企業凈收益與現金流量之間的差異程度予以反映的一個概念。
一般而言,凈收益與現金流量之間的伴隨關系越強,表明企業的凈收益品質越好;即凈收益與現金流量之間的差異(數量上,時間分布)越小,說明凈收益的收現能力越強。收益品質越好,企業的流動性和財務適應性就越強。
綜上所述,凈收益是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基礎,而現金流量與凈收益的差異程度又可揭示凈收益的品質好壞。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和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企業經營活動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將不斷增加。
這些都會促使企業管理當局、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外部集團和個人,日益關注企業現金流量信息及創收現金的能力。現金流量及相關問題的研究,也將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❹ 營業外收入-減免稅金要交所得稅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有部分是內記入營業外收入的容,這些部分不繳納企業所得稅,其餘的營業外收入一律按稅法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七條
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
(一)財政撥款;
(二)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第二十六條
企業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
(一)國債利息收入;
(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三)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四)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第二十七條
企業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
(一)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
(二)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
(三)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
(四)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
(五)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
❺ 資產負債表上以前年度的應交稅費是以前年度的一個減免稅金沒有結轉現在要怎麼
把以前年度、按照優惠政策享受的減免稅金,轉入「營業外收入」,應該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也可以通過本年利潤結轉、影響當期損益。
❻ 2019年小規模減免稅金分錄怎麼做
把減免的稅款計入營業外即可。
小規模納稅人最常見就是增值稅減免專,例如:屬
借:應收賬款
貸 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未交增值稅
借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貸 營業外收入
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並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含本數,下同)的;
「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是指納稅人的年貨物生產或提供應稅勞務的銷售額佔全年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
❼ 我是小規模納稅人,季度有減免稅金,請問財務做賬,憑證分錄怎麼做
借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 營業外收入
❽ 名下沒房是不是都可以申請租房租金減稅
要跟租房原房東的簽租合同,讓然才可以去辦相關的減稅什麼的
❾ 預算上收入減稅金等於預算成本嗎
成本是你一分錢都沒賺,收入減稅金餘下來不就是賺錢或虧錢嗎?怎麼會等於呢。
❿ 福利企業由減免稅金形成的凈資產是否能進行分配或堅持
改制前減免返還稅金形成資產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