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甲公司欲單獨出資設立一家子公司。甲公司的法律顧問就此向公司管理層提供了一份法律意見書,涉及到子公司
1A
解析:公司是指部分或全部股份被另一公司控制或依照協議被另一公司實際控制、支配的公司。子公司在經濟上受母公司的支配與控制,但在法律上,其是獨立的法人。這種獨立性主要包括:擁有獨立的名稱和公司章程及營業場所;具有獨立的組織機構;擁有獨立的財產,能夠自負盈虧,獨立核算;以自己的名義進行各類民事經濟活動;獨立承擔公司行為所帶來的一切後果與責任。因此子公司可以擁有自己獨立的名稱,而無須在名稱中體現母公司的名稱字樣。
2AB
【解析】選項A正確。《公司法》第51條第1款規定,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董事會。執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據此可知,子公司若為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則可不設董事會,任命一名執行董事。 選項B正確。《公司法》第59條第2款規定,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據此可知,法律並未禁止法人投資設立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故子公司可自己單獨出資再設立一家全資子公司。
3CD
解析:
依據《公司法》第14條,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因此C項正確。
子公司作為具有獨立資格的法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49條,其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因此子公司有權以自身名義進行訴訟活動,故D項正確。
Ⅱ 甲企業欲購置一設備,有4種購買方式: 1.從現在起,每年年初支付1.5萬元,連續支付10年; 2.
作為一個曾經做金融的,我選擇第三種方法,一是資金貶值率,二是資金使用率,三還可以從資金投資收益進行考慮,具體就不細說了。採納吧,親。
Ⅲ 甲企業為一般納稅人,3月欲購進某種商品,銷售價格為20000元(含稅)。在采購時,甲企業可以選擇三種不同性
增值稅:
A:(20000-18000)/ 1.17 * 17% = 290.6
B:(20000/1.17*17%)-(17000/1.03 * 3%) = 2410.84
C:20000 / 1.17 * 17% = 2905.98
附加稅
A:290.6 * (7%+3%)= 29.06
B:2410.84 * (7%+3%)= 241.08
C:2905.98 *(7%+3%)= 290.59
所得專稅
A:(20000-18000-290.6-29.06)* 25% = 420.09
B:(20000-17000-2410.84-241.08)* 25% = 87.02
C:(20000-16500- 2905.98-290.59)* 25% = 75.86
稅後收屬益
A:20000-18000-290.6-29.06-420.09=1260.25
B:20000-17000-2410.84-241.08-87.02 = 261.06
C:20000-16500- 2905.98-290.59-75.86 = 227.57
比較三種方案的稅後收益,A方案獲利最多,應選擇A方案。
Ⅳ 甲公司欲購置一台設備,設備供應商有二種付款方式:
1.從第3年開始,每年年末支付39500元,連續支付4年。
現值=39500*(P/A,4%,4)*(P/F,4%,3)=39500*3.629*0.888=127290.8
由於一次性付清設備款1340000,遠遠高於分回期付答款的現值,所以選擇方案一付款方式。
註:估計現實中相差不會這么離譜,可能是每年年末支付395000元,或者一次性付清設備款134000元,即使這樣也選擇分期付款方案。
Ⅳ 甲企業欲購置一設備,有4種購買方式: 1.從現在起,每年年初支付1.5萬元,連續支付10年; 2.
要求簡答過程
Ⅵ 某人慾買A股票100手和B股票200手,看問題補充····問該投資者應當如何操作
這是一個利用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的例子。 分析在進行期貨的套期保值操作時,交易者一般遵循下列三步:1、確定買賣方向,即做期貨多頭還是空頭,這點我們將在下列實例中給大家總結。2、確定買賣合約份數。因為期貨合約的交易單位都有交易所統一規定,是標准化的,因此我們需要對保值的現貨計算需要多少份合約進行保值。第三步、分別對現貨和期貨的盈虧進行計算,得出保值結果。 現
在就來分析上面一題。投資者想買股票,但是現在手上又沒有現金,因此他要預防的是股價上漲的風險。那麼為了避免這個風險,我們在期貨市場就要建立多頭
倉位。因為請大家想一下,如果未來股價真的上漲的話,那麼同樣的現金買到的股票數必然減少,但是隨著股價的上漲,股票指數也就上升,股指期貨價格也隨之上
揚,現在買入期貨合約,到時以更高價格賣出對沖,就能達到套期保值目的。接著,我們要考慮合約數量,因為當時恆生指數9500點,恆指每點代表50港元,
因此一份恆指期貨合約就是50*9500=47.5萬港
元。交易者現在要保值的對象為欲買股票的總金額,為(10*100*100)+(20*100*200)=50萬港元,那麼用一份恆指期貨進行保值。第三
步,我們需要計算盈虧,大家可以通過列表的方式得到結論,列表的方法很直觀,也很清晰。左邊代表現貨市場操作,右邊代表期貨市場操作,最後一行代表各自盈
虧。這道題結果為總盈利1萬港元。 案例2)某人持有總市值約60萬港元的10種股票,他擔心市場利率上升,又不願馬上出售股
票,於是以恆指期貨對自己手持現貨保值,當日恆指8000點,每份恆指期貨合約價格400000港元,通過數據得知,這10種股票的貝塔值分別
為:1.03、1.26、1.08、0.96、0.98、1.30、1.41、1.15、1.20、0.80,每種股票的比重分別為11%、10
%、10%、9%、8%、12%、13%、7%、11%、9%,現要對該組合進行價格下跌的保值,應如何操作該合約?三個月後,該組合市價為54.5萬港
元,恆指為7400點。投資者對沖後總盈虧多少? 分
析仍然用三步法來解題。首先確定做多還是看空。因為此人手中持有股票,他要防範的是指數下跌的風險,那麼就要在期貨市場做空。因為市場指數一旦下跌,
那麼他持有的股票市值就會下降,但是與此同時,他賣出的期貨合約價格也受到指數下跌的影響而下降,那麼此人通過再買入相同數量的股指期貨對沖平倉,就可達
到高賣低買的目的,在期貨市場上就能得到收益。第二步,我們要確定買賣合約份數。因為這道題目已知條件中標明了每隻個股的貝塔系數,因此我們需要計算整
個證券組合的貝塔系數。把每隻股票的貝塔系數乘以他們各自在組合中占的權重,然後全部加總,得到整個組合貝塔值為1.1359。這個數據表明,該交易者手
中持有的證券組合價格變動幅度要高於整個市場指數的變動。指數變動1%,證券組合將變動1.1359%,因此,在保值組合中,我們要考慮這部分的作用。當
時證券總市值為60萬港元,每份合約價格40萬港元,因此如果單純考慮股票指數的話,需要1.5份期貨合約。但是不要忘記,手中的證券組合的價格變動要大
於股票指數,貝塔系數有一個放大作用,因此在得出證券組合總市值與每份合約價格之比後,還要乘以整個組合的貝塔系數,得 份。因為期貨合約是標准化合約,最小交易單位是一張,因此最終確定的合約份數四捨五入,為2份。最後,將這個交易過程列表計算,得到盈虧結果。
Ⅶ 某年3月5日,甲公司向乙公司發出一則傳真:「本公司又一批鹽酸欲出售,每頓5000元,如貴公司有意購買,請
不能 合同不成立
帝約違約責任
Ⅷ 甲公司欲投資購買債券,打算持有至到期日,要求的必要收益率為10%(復利、按年計息),有三種債券可供挑選:
(1)債券理論價值=1000*8%*(P/A,10%,7)+1000*(P/F,10%,7)=1000*8%*[1-1/(1+10%)^7]/10%+1000/(1+10%)^7=902.63元
由於A債券市場價格高於其理論價值,回故此不值得購答買。
(2)債券理論價值=(1000+8%*7)/(1+10%)^7=513.45元
由於B債券市場價格高於其理論價值,故此不值得購買。
(3)到期收益=(1000/600)^(1/7)-1=7.57%
由於C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低於必要收益率,故此不值得購買。
(4)投資報酬率=1200/950-1=26.32%,如果是求年投資報酬率結果則是=(1200/950)^(1/2)-1=12.39%
Ⅸ 甲公司在報上刊登廣告稱:「本公司有X型沖壓設備一套,因轉產閑置現轉讓,欲購者從速聯系」
甲公司加蓋公章後合同就會生效,乙公司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25條和第32條的規定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本題中的定金根據《合同法》第115條的規定性質是違約定金,是從屬於主合同的從合同。需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擔保法的司法解釋又規定了幾種性質的定金,包括立約定金,解約定金,成約定金。
(9)甲公司欲購買股票擴展閱讀:
合同違約賠償標准
1、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所以,違約金具有懲罰性的特徵,它不以非違約方遭受損失為前提。
2、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但是如果過高或者過低是可以請求法院給予減少或者增加的。《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適當減少。
3、作為計算損失額依據的市場價格一般應是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如果履行地沒有市場,難以確定客觀的市場價格,在此情況下,應當以買方最容易購買替代物的地點的市場價格加上合理的運輸費用作為計算損失額的依據。
Ⅹ 甲公司欲購置一台設備,賣方提出四種付款方案,具體如下:
方案1現值:10+28(p/a,10%,5)*(p/f,10%,1)=10+28*3.791*0.909=106.49萬元
方案版2現值;5+25*(p/a,10%,6)*(p/f,10%,1)=5+25*4.355*0.909=103.97萬元
方案3現值:10+15*(p/a,5%,8)*(p/f,10%,1)=10+15*6.463*0.909=98.123萬元
方案4現值:30*(p/a,10%,6)*(p/f,10%,3)=30*4.355*0.751=98.118萬元
方案4現值最權小,所以選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