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投資新手如何挑選初創企業
1.了解企業運營方。
雖然企業並不需要一個特別響亮的名字來證明自己是值得信賴並且是穩定的。然而,一個支持創業企業的大品牌肯定會增加公司的信譽度,並且會有助於鞏固他們未來的財務狀況。
比較響亮的名字能夠使一家公司在挑選合作夥伴時有更大的選擇性。而較小的初創公司必須具備更多能力才可以挑選客戶。但是如果這個小公司一切運轉正常,也是能夠盈利的。你需要針對這家公司及其支持者進行研究,找出都有哪些人參與了公司或公司所涉及的業務都是什麼,並且制定最適合你的決策。
2.要等到公司股票鎖定期結束。
鎖定期是那些已經擁有一個公司股票的人都不被允許出售其股票的時期。這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那些為其提供資金幫助的人的風險,以及股東的風險。
等到這段時期結束,看看有多少股票所有者仍然持有他們的股票。這是公司狀況的一個很好預示,並且可以表明企業是否有一個貌似可信的未來,可以幫助你減少實際風險。
如果大多數原始股票持有人始終持有他們的股票,那麼這很可能是企業正在尋求成功並且顯示出經濟增長的階段。如果原始股票所有者正在放棄自己的股份,那麼這很可能是你需要推遲對企業投資的一個跡象。
3.閱讀公司的招股說明書。
公司的招股說明書讀起來並沒有多大的樂趣。但是在公司是如何運營的這方面,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而且通過公司的招股說明書也應該能夠規劃出投資的風險和收益。
仔細閱讀這個文件,並且權衡投資的利弊。要確保商業計劃被清楚的列出並且是非常詳細的。問一下自己,對於風險的回報是否值得。
4.要小心謹慎。
如果你始終把資金放在一個年輕的企業,尤其是在線企業時,你需要更加小心。
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很不錯的企業在現實中可能會由於管理不善、糟糕的市場或者缺乏關注而失敗。這些企業甚至可能都不合法。如果某件事情聽起來過於美好,以至於令人懷疑其真實性時,那麼事實可能真的並不是如此美好。
5.你的回報可能會慢慢到來。
小型的企業很需要錢,這就是為什麼你不應該希望在不久將來就可以看到投資回報。事實上,你很可能要等好幾年才能夠看到利潤,特別是你正在投資處於早期階段的創業企業時。
投資是一個「大前景」舉措。忍耐是一種美德。如果你在頭幾年看不到任何錢,不要驚訝。
中國特許經營第一同學會
6.准備一個退出策略。
對於任何投資來說,始終存在這樣的可能性:事情總是會出現差錯或者事情就是不按照計劃進行。如果事情開始朝一個更糟糕的方向發展,那麼你准備一個退出策略就是至關重要的。在給予企業所有者資金之前和他們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任何投資來說,你正在承擔一定量的風險,但是憑借退出戰略,以及從一開始就說明,你可以針對有些冒險的舉動給自己一點緩沖的餘地。
7.尋求財務顧問的幫助。
如果你對於某個特殊的投資機會覺得不確定,那麼就要尋求財務顧問的幫助。他們將會是最好的資源,可以幫助你避免可能的損失。
㈡ 創業公司何時,如何從股權比例過渡到股票數量的計算
在上市3年前就已改制為股份公司,你的股份已經確定。比如上市前公司共回100萬股,都是你的。每股凈資產答1元。發行50萬股,每股3元,發行後公司總股本150萬股,你佔66.67%。發行後公司凈資產250萬元。新發行股份每股3元錢(一元面值)超出1塊錢的部分(3-1=2元)是算到資本公積。
㈢ 初創企業如何設計和執行股權激勵
限售股和期權 有些創始人在公司初創期,會直接許諾員工1-3%不等的股權,如果此股權附有一定的條件,我們將其稱之為限售股,一般是用來分配給聯合創始人的,如果條件沒有成熟時,聯合創始人離職,那麼限售股需要被回購,以保持公司股權結構的穩定。
創始人在公司成立初期,將自己的一部分股權拿出來作為期權池,期權池一般占公司股權的15%左右。期權一般來說是分配給關鍵員工的,當然也可以分配給聯合創始人。期權是預期獲得股權的權利,比如創始人想發給員工A1%的期權,期權分4年期成熟,那麼員工A至少需要在公司干滿4年,才有機會完全行權,拿到全部1%的公司股權。
期權分期成熟 期權是促使關鍵員工持續為公司服務很好的方式,公司發展的越好,估值越高,員工手裡的期權將越值錢,員工越捨不得離開公司,因為一旦離開,機會成本將大幅增加。因此,期權要分期成熟,一般來說分4年成熟,每年成熟25%。比如公司給員工A1%的期權,員工A在第二年離職,那麼員工A只能獲得已經成熟的0.25%公司股權,剩下的0.75%依然存在於公司期權池中。
期權與投票權 在中國,公司股權投票權與控制權息息相關,創始人將自己的股權放入到期權池中,員工期權成熟行權後,會不會使創始人失去部分投票權呢?在創始人發放期權時,最好約定使用股權代持的形式,使得股權所有權和股權投票權分離,以確保公司控制權的穩定。
期權與融資 如果A輪投資人進入公司佔20%的股權,那麼創始人股權比例和期權池股權比例會同時被稀釋,假設原來期權池股權比例為15%,那麼投資人進入後,期權池股權比例為12%,創始人股權比例為68%。如果,B輪投資人佔比20%的話,A輪投資人,創始人和期權池的股權比例會同時被稀釋,這樣下去期權池的股權比例將持續下降,不利於對員工長期的激勵,因此,創始人可以建議投資人提供一部分股權放入期權池,保證期權池的股權比例。
限售股和期權 有些創始人在公司初創期,會直接許諾員工1-3%不等的股權,如果此股權附有一定的條件,我們將其稱之為限售股,一般是用來分配給聯合創始人的,如果條件沒有成熟時,聯合創始人離職,那麼限售股需要被回購,以保持公司股權結構的穩定。
創始人在公司成立初期,將自己的一部分股權拿出來作為期權池,期權池一般占公司股權的15%左右。期權一般來說是分配給關鍵員工的,當然也可以分配給聯合創始人。期權是預期獲得股權的權利。
期權分期成熟 期權是促使關鍵員工持續為公司服務很好的方式,因此,期權要分期成熟,一般來說分4年成熟,每年成熟25%。
期權與投票權 在中國,公司股權投票權與控制權息息相關,創始人將自己的股權放入到期權池中,員工期權成熟行權後,會不會使創始人失去部分投票權呢?在創始人發放期權時,最好約定使用股權代持的形式,使得股權所有權和股權投票權分離,以確保公司控制權的穩定。
期權與融資 如果A輪投資人進入公司佔20%的股權,那麼創始人股權比例和期權池股權比例會同時被稀釋,假設原來期權池股權比例為15%,那麼投資人進入後,期權池股權比例為12%,創始人股權比例為68%。
㈣ 企業在初創期採用的股票股利政策,擴張期採用的低現金股利政策,穩定期採用的現金股利政策 這些政策
初創期發行股票,成本最小,擴張期少分紅,留著現金繼續發展,穩定期分紅基本是現金回報股東。是上市公司的策略。
㈤ 小公司初創,分股份給員工,一年內不得離職、轉讓,請教專業人士,謝謝!
公司治抄理過程中,採取股權激勵是企業產生凝聚力的一種做法,可以實現對企業高管人 員和業務技術骨乾的激勵與約束。而一般中小型企業的股權激勵方案設計,採取的是「紅股」也就是給予分紅權,僅參與「分紅」,也叫虛擬股票。沒有投票權,股東應享有的其它權利都不涉及。律師建議您在初創時間可以使用這種方案。等公司發展成型,需要擴大經營時可以涉及員工持股也就是您現在想的方案。
㈥ 關於原始股的幾個問題
原始股常識
一. 什麼是原始股: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贏利和發財的代名詞。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投資者若購得數百股,日後上市,漲至數十元,可發一筆小財,若購得數千股,可發一筆大財,若是資金實力雄厚,購得數萬股,數十萬股,日後上市,利潤便是數以百萬計了。這便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桶金。
二. 原始股的分類:
原始股從總體上可劃分為:國有股、法人股與自然人股。
(1)國有股是國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國的法律還沒有允許上市流通
(2)法人股是企業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經過轉讓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
(3)自然人股是一般個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該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
三. 原始股的收益:
通過上市獲取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高額回報,很多成功人士就是從中得到第一桶金的。通過分紅取得比銀行利息高得多的回報。
四. 原始股的投資案例:股權的出現,給我們提供了第二桶金的機會。
1999年2月17日,以生產數碼無線電話稱雄市場的廣東企業僑興環球產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因而成為我國第一家境外的上市的民營企業。由於受到中美簽署入世協議利好因素刺激,僑興環球股票17日升幅達268%,上漲8.375美元,開盤價3.125美元,收市11.5美元,成交創下天量。1999年12月31日,股價飆升至28美元。幾天內扶搖直上,價格榮登納斯達克市場一周漲幅十大股票第六位,市值一周內增加了1.5億美元。外國記者形容:中國民營企業股票就像坐上火箭一樣往上漲。
當年,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剛起步時,也發行了上市前的股權轉讓,可是認購的人們並不多。可美國的巴菲特——世界第二富豪,卻獨具慧眼將手中的全部資金投入股權,而且上市後不拋售。現在他每年僅從可口可樂公司的股權分紅就是幾千萬美元。比爾蓋茨當年起家的時候僅有6萬美元,是與別人合作創辦了微軟公司,如今他的資產是400億美元,如果他當年哪怕出讓一千股股權,他今天就將減少7000萬美元,中國西部的股權神話家——吳墀衍(深圳大學的老師)。10年前他用手中僅有的6萬元的人民幣投資股權,到今天擁有1.7億的身價。2004年,吳墀衍老師又是投資150萬元人民幣認購了康旺抗菌的股權,並同時認購了其他的優秀的企業的股權,吳老師最早是投資百龍數碼科技起家的。 吳老師當時以1.8元買入原始股200萬份,一級市場價格為7.2-7.5元,以開盤價11.8元拋出。以1.5元買入陝西解放原始股20萬份,以開盤價13元拋售。3.5元買入長安信息35萬股,以開盤價13.8元拋售。僅10年的時間從6萬元一躍成為擁有1.7億的富豪。
五.購原始股應注意哪些?
購股者要了解承銷商是否有授權經銷該原始股的資格,一般有國家授權承銷原始股的機構所承銷的原始股的標的都是經過周密的調研後才進行銷售該原始股的,上市的機率都比較大;反之,就容易上當受騙。
購股者要了解發售企業的生產經營現狀。了解考察企業的經營效益的好壞可從企業的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利潤總額等項情況去看,這些數字都能在企業發售股票說明書中查到。
要看發行股票的用途。一般說來,發售股票的用途是用來擴大再生產的某些工程項目、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增強企業發展後勁的某些用項等,這些都是值得投資的。如若工業生產企業發售股票是用來補充流動資金私有制,那就要慎重考慮,是不是企業外欠資金太多,發售股票的目的是用來補窟窿還是償還企業的虧損債務,購買這樣的股票是不會創造新的再生價值的。因此也不可能給購股者帶來好的收益,而且存在著較大的風險性。
要看發售股票企業負債的額度。購買某企業的股票時要特別注意該企業公布的一些會計資料報告,這些資料報告兇手企業資產總額、負債總額、資產凈值等。
要看溢價發售的比例。現在的企業發售股票大多採取溢價發售的辦法。溢價發售的比例越小,購股者的風險性越小,溢價發售的比例越大,給購股者造成的風險性就越大。
要看預測分紅的股利。股利越高說明資金使用效果越好,這當然是投資者最為期望的。所以,在選擇購買股票時,要看預測分紅股利的高低,股利高的是優先選擇的對象,低的應當慎重購買。
居民購買股票不宜集中投放。投資股票具有高利潤、高風險兩重性,因此在利益風險並存的形勢下,要採取分散投資的方法減少投資的風險性,增強投資的效益性。要對發售企業作出長遠正確的預測。
六、相關信息
近來,有媒體揭露出上海一家投資中介機構過去3年裡在全國發展了20多家分公司,與數萬名原始股客戶發生過交易,資金流水數億元。但是在前不久,公司高層突然人間蒸發,原始股謊言破滅,原始股投資者血本無歸。
據筆者了解,國內像這樣的機構有上千家,而銷售原始股的股份公司也數量眾多,僅西安就有幾百家股份公司在私下發行原始股,每家股份公司至少圈錢幾千萬,而且都是在一級半市場廣泛流通,銷售范圍遍布全國。其次,四川、黑龍江等省份的股份公司原始股也是隨處可見,而且被投資人定義為最具欺騙性的原始股製造基地,國內其他省份也不可排除。因此,在全國發售價值數百億元的原始股數量和數百萬原始股持有者都是最為保守的估計。
對於原始股騙局,普通的投資者只要擁有一些基本常識,就可以識破。首先,國家對金融行業的管理非常嚴格,對金融衍生產品的審批有著嚴格的程序。可以說,在中國,所有的企業公開面向個人進行集資都是違法的。這些集資活動的動機無論是否詐騙,都沒有本質區別,因為其未獲國家批准,不受國家監管,沒有資產擔保,一旦發生問題,受損失的只能是個人投資者。同時,一級半市場中的原始股私下轉讓並未受到法律保護,目前股份能夠合法流通的只能是二級市場,即股市。
類似騙局之所以能夠屢屢成功,主要是由於早些年中國股市曾經出現過原始股、認股權證等進入流通領域高溢價發行的情形,也出現過很多原始股暴利神話,於是國內的很多投資人心存暴富幻想,結果卻被圈錢的騙子公司和不法中介利用。
另外,近幾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使得一些境外證券交易所頻繁投來「橄欖枝」,通過各種優越的條件吸引中國優質企業赴外上市,想通過資本市場持有中國企業股票的方式,來分享中國經濟高成長帶來的高額利潤。國際投資人的需求,導致「境外上市」這個概念炙手可熱,同時這一概念也被那些曾經銷售原始股的股份公司和境外、境內騙子中介機構充分利用,開始在OTCBB幌子下進行更多的騙局。
事實上,美國的OTCBB市場本質上相當於我國的三板市場。它是全美證券商協會設立的一個較為原始鬆散的證券交易市場,主要接受從三大主板市場摘牌下來的股票,有發行數量少、價格低廉、流通性差、風險大的特點。與美國主板市場相比,除了必須向指定機構公布其財務季報或年報外,OTCBB對企業沒有任何規模或盈利要求,只要有3名以上做市商願意做市就行。OTCBB主要以監管做市場來規范市場,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很松,不與股票發行者取得任何聯系。由於門檻較低,所以這個市場也吸引著一批成長期的中小企業,以及一些待價而沽的殼公司盤踞。有專家曾研究發現,OTCBB並不是一個好的融資場所,融資功能極為弱化,對企業知名度有負面影響。因為在OTCBB上市不等於掛牌,幾十萬美元買到的只是一紙虛名,每年還要花費很多的維護費用。而且在OTCBB掛牌的企業中好的很少,大多聲譽不好;其次要從OTCBB市場直接轉板至納斯達克市場,凈資產要求要達到400萬美元;年稅後利潤超過75萬美元或者市值大於5000萬美元,並且股東人數在300人以上,每股股價高於4美元。但是這里的納斯達克市場只是NASDAQ -SCM,即納斯達克小資本板,而遠非納斯達克全國市場。對此,曾有人評價說,一個企業轉板的成功也並不是意味著一步登天。高級別的市場往往意味著更高的監管條件和上市成本。
㈦ 原始股,初創企業如何設立與發行、投資者如何購買
日前,在淘寶店叫賣原始股事件受到業內廣泛關注。中國證監會表示,利用淘寶網、微博等互聯網平台擅自向公眾轉讓股權、成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從事一種新型的證券活動均為非法。事件具體情況筆者在此不再贅述(可見:
淘寶店賣原始股被叫停 涉事美微公司稱已退款
原始股票是指在公司初創階段或上市前發行的公司股票。
一般說來,發售股票的用途是用來擴大再生產的某些工程項目、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增強企業發展後勁的某些用項等,這些都是值得投資的。如若工業生產企業發售股票是用來補充流動資金私有制,那就要慎重考慮,是不是企業外欠資金太多,發售股票的目的是用來補窟窿還是償還企業的虧損債務,購買這樣的股票是不會創造新的再生價值的。因此也不可能給購股者帶來好的收益,而且存在著較大的風險性。
原始股的分類:
國有股國家持有的股份,目前中國的法律還沒有允許上市流通。
法人股企業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經過轉讓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
自然人股是一般個人所持有的股票,一但該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
原始股的發行:
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發起設立是指由公司發起人認購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向社會公開募集而設立公司。由於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三年內不得轉讓,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
購股者要了解承銷商是否有授權經銷該原始股的資格,一般有國家授權承銷原始股的機構所承銷的原始股的標的都是經過周密的調研後才進行銷售該原始股的,上市的機率都比較大;反之,就容易上當受騙。
購股者要了解發售企業的生產經營現狀。了解考察企業的經營效益的好壞可從企業的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利潤總額等項情況去看,這些數字都能在企業發售股票說明書中查到。
要看發行股票的用途。一般說來,發售股票的用途是用來擴大再生產的某些工程項目、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增強企業發展後勁的某些用項等,這些都是值得投資的。如若工業生產企業發售股票是用來補充流動資金私有制,那就要慎重考慮,是不是企業外欠資金太多,發售股票的目的是用來補窟窿還是償還企業的虧損債務,購買這樣的股票是不會創造新的再生價值的。因此也不可能給購股者帶來好的收益,而且存在著較大的風險性。
要看發售股票企業負債的額度。購買某企業的股票時要特別注意該企業公布的一些會計資料報告,這些資料報告兇手企業資產總額、負債總額、資產凈值等。
要看預測分紅的股利。股利越高說明資金使用效果越好,這當然是投資者最為期望的。所以,在選擇購買股票時,要看預測分紅股利的高低,股利高的是優先選擇的對象,低的應當慎重購買。
㈧ 創業公司的股權架構應該怎麼分配
1、創始人持有公司30%以上的股權較為合適。股上市規則規定,如果公司有一個人直接或者間接持有30%以上股權,可以認定公司有實際控制人。最大創始人持股比例大於其他聯合創始人之和,可以避免出現兩個創始人股權比例太過接近,對一件事情有不同意見時產生爭議。
2、聯合創始人和員工一起持股30%以上。這樣的持股比例既能使聯合創始人個人持股保持與創始人較大差距,也能讓創始團隊總體持股超過60%,保障對公司控制的主動權。
3、投資人股權佔比30%-40%。除去創始人、聯合創始人和核心員工持有的股權,剩下的為預留給投資人的股權。
(8)初創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股權結構有不同的分類。一般來講,股權結構有兩層含義:
第一個含義是指股權集中度
即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從這個意義上講,股權結構有三種類型:
一是股權高度集中,絕對控股股東一般擁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
二是股權高度分散,公司沒有大股東,所有權與經營權基本完全分離、單個股東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
三是公司擁有較大的相對控股股東,同時還擁有其他大股東,所持股份比例在10%與50%之間。
第二個含義則是股權構成
即各個不同背景的股東集團分別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國,就是指國家股東、法人股東及社會公眾股東的持股比例。從理論上講,股權結構可以按企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收益索取權的分布狀況與匹配方式來分類。
從這個角度,股權結構可以被區分為控制權不可競爭和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兩種類型。在控制權可競爭的情況下,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是相互匹配的,股東能夠並且願意對董事會和經理層實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控股股東的控制地位是鎖定的,對董事會和經理層的監督作用將被削弱。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機制的基礎,它決定了股東結構、股權集中程度以及大股東身份、導致股東行使權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較大的區別,進而對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運作及績效有較大影響,換句話說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中的內部監督機制直接發生作用。
(一)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內部機制的影響
1、股權結構和股東大會
在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相互匹配,大股東就有動力去向經理層施加壓力,促使其為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而努力。
而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不相匹配,控制股東手中掌握的是廉價投票權,它既無壓力也無動力去實施監控,而只會利用手中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私利。
2、股權結構與董事會和監事會
股權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董事會的人選,在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股東大會決定的董事會能夠代表全體股東的利益;而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由於占絕對控股地位的股東可以通過壟斷董事會人選的決定權來獲取對董事會的決定權。
因而在此股權結構模式下,中小股東的利益將不能得到保障。股權結構對監事會影響也如此。
3、股權結構與經理層
股權結構對經理層的影響在於是否在經理層存在代理權的競爭。一般認為,股權結構過於分散易造成「內部人控制」,從而代理權競爭機制無法發揮監督作用。
而在股權高度集中的情況下,經理層的任命被大股東所控制,從而也削弱了代理權的競爭性;相對而言,相對控股股東的存在比較有利於經理層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進行更換。
總之在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下,股東、董事(或監事)和經理層能各司其職,各行其能,形成健康的制衡關系,使公司治理的內部監控機制發揮出來;而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下,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