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好股票的標準是什麼
選擇好股票的一般標準是什麼?
一、市盈率要低。假如一家公司的股價是30元,全年每股收益為1元,則市盈率為30/1=30。如不考慮復合增長的話,理論上要過30年才能收回投資(也就是你投的錢翻倍)。
市盈率是否合理一般和當前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比較,假如銀行當前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為4%,對應的市盈率為1/0.04=25。意思就是你存1元錢到銀行,每年銀行給你0.04元利息,25年後你的利息總和就是25×0.04=1元錢,加上原來存的1元錢,你就有2元錢了。
如果不考慮公司的成長,投入公司1塊錢每年只能分1/30=0.033元錢,還不如存銀行。
二、盈利能力增長良好。假如公司盈利能力不增長,如上所述,投入公司1元錢,每年你只能得到0.033元錢的收入,還不如把錢存銀行。但如果公司每年盈利能力以50%的速度增長時,可以再計算一下該家公司30倍市盈率的股票是否值得買。以投資該公司1股(30元錢)為例計算如下(假如該公司每年都將盈利分紅):
第一年可以收入1元錢(每股盈利1元);
第二年可以收入1.5元錢(每股盈利1×(1+50%)=1.5元);
第三年可以收入2.25元錢(每股盈利1.5×(1+50%)=2.25元);
第四年可以收入3.375元錢(每股盈利2.25×(1+50%)=3.375元)。
由上可以看出該公司第二年的市盈率已經是30/1.5=20倍,第三年只有30/2.25=13倍。所以,如果該公司每年盈利能力以50%的增長速度增長,盡管當前市盈率是30倍,但到後面幾年,所得收益已經遠遠大於把錢存銀行的利息。這就是為什麼當前有些公司的股票市盈率高達100,股價照樣不會跌下來的原因所在。
三、現金分紅情況。假如上面分析的那家公司有同樣兩家,盈利能力都以50%的速度增長,其中一家每年都將盈利分給大家,另一家不分,你肯定會選將盈利分給大家的公司。
四、資產注入和重組。如果資產注入或重組能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增加凈資產的話,這樣的公司也值得關注。
五、送股情況。送股只是將每股價格降低了,增加了股票的流動性(價格低了,買同樣的股數不需要那麼多錢,方便大家買賣嘛),可以不作為選股的標准。
❷ 炒股有哪些好的公司
你好,如果是選抄擇股票開戶平台的話,應該從以下幾點考慮:
(1)交易傭金
大多數證券公司的交易傭金都是萬分之三,有的平台會做活動,打著萬分之二點五的低傭金吸引用戶開戶。
但是其後續只是限制小額的交易享受低傭金,如果大筆交易還是按常規手續費走,小規模多頻次的交易也會讓自己本金虧損不少。
因此選擇一個市場透明的交易傭金的證券公司是至關重要的。
(2)服務態度
在選擇開戶的時候一般由證券公司工作人員引導開戶,但是由公司的服務較少,硬體不全,比如融資融券、期貨、B股、港股,還有硬軟體設施等。
(3)產品體驗
如果有自己的手機App那就更完美,現在盯盤不能時刻坐在電腦跟前,如果有手機操作會方便很多,抓住很多機會。
還有產品的研發團隊的實力、合規警示也是應該考慮的。
❸ 光大保德信機智姐說的好公司和好股票的區別是什麼
光大保的這個你說的好非常的沒有區別。
❹ 好公司的股票暴跌為什麼我們會賺得更多呢
好公司的股票暴跌是因為它會漲回來,才會讓我們賺更多!
❺ 為什麼公司業績好一般股票就會漲
買股票就是買上市公司的一部分,上市公司業績好,業績穩定高速增長,就像你回和朋友一起做答生意一樣,生意好,股東肯定受益,在股票市場就是股價上漲。但是短期股價漲跌和上市公司業績無關,更多的是供求關系和市場情緒左右,長期來說,上市公司的業績越好,股價肯定越高。希望採納。
❻ 如何區分「好公司」和「好股票」
好公司就是著名公司,如:茅台公司、格力、美的、工商銀行、平安保險、同仁堂、全聚德、寶鋼等。
❼ 一家好公司的股票,每年都有穩定分紅,但是最近股價不斷下跌,此時它屬於什麼樣
屬於工商銀行這樣的:世界一流大銀行,每年都有穩定分紅(去年10派2.5,今年10派2.6元),就是股價低迷,最近股價連續四天下跌,把周一的大陽線全部消滅。
❽ 好的私有企業股票有哪些謝謝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資本市場一類特殊的並購操作;與其他並購操作的最大區別,就是它的目標是令被收購上市公司除牌,由公眾公司變為私人公司。通俗來說,就是控股股東把小股東手裡的股份全部買回來,擴大已有份額,最終使這家公司退市。
這里的私有化是指將政府控股的企業通過上市、減持、出售等形式變為公眾或個人控股。
上市公司的私有化則完全不一樣,它是將公眾手中的股票買回,即由上市公司大股東作為收購建議者所發動的收購活動,目的是要全數買回小股東手上的股份,變為大股東本身的私人公司,買回後撤銷公司的上市資格。
實際生活中,由於進行私有化的知名上市公司並不常見,所以你對於私有化的疑惑,許多人都有。A股也曾有過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案例,不過都集中發生在2006年的石油石化類企業,此後便沒有出現。而歐美也曾在股市低迷的時候出現過私有化的小高潮。所以,上市公司私有化是控股股東的一種資本運作方式而已。不過,自去年中國概念股在美國遭遇「獵殺」,股價一落千丈後,尋求退市的企業也開始逐漸增多。剛在今年情人節完成私有化的盛大網路就是一例。
僅僅是股價表現不好就主動要求退市?當然,上市公司選擇私有化的原因可以很多,這也是在阿里巴巴宣布私有化之後,眾多媒體和網友紛紛猜測的原因。其實,對於企業來說,上市縱然能夠擴大公司聲譽、籌集資金、成為公眾公司等多重優點,但因此會失去「自由」,而私有化的企業就像是沒有老闆看著辦公的員工,不用定期交工作報告,也不用每天算計著遲到要扣工資,自己給自己打工格外自由。
私有化以後,首先不用擔心要披露敏感信息。上市公司可以不再按照SEC的要求來做定期信息披露,而公眾的監管也少了。當上市公司要進行戰略、架構的調整與重構時,可能選擇私有化。
當公司股價當期被低估時,許多公司也會選擇私有化。雪球分析師王吉陸就認為,私有化可以讓公司行為不再以股價為中心,而是依據現金流等因素來做出決策,可以提高公司在股市外其他市場的融資能力,公司治理會更加靈活。公司可以致力於長期目標,不用常常為短期符合市場預期而煩惱。
雖然企業會為私有化付出一筆不菲的費用,但此後就會少很多法律咨詢和審計等費用。2007年Tom私有化退市後,時任CEO湯美娟就表示:私有化每年將為集團節約4000萬港元的行政費用。
但私有化對於小股東而言,卻不是人人都喜聞樂見的。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以阿里巴巴13.5港元/股的贖回價為例,其股價最高交易價格達到41.8港元/股,最低觸及3.46港元/股,這就是投資的風險。如果私有化成功,同意接受私有化要約的小股東就等著股票換成錢,而反對私有化的小股東,可投反對票或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