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分紅後股價為什麼會降
因為上市公司分紅本身是一種財富轉移,而不是財富創造,所以投資者在獲得版紅利的同時股價權出現下調是完全正常的。上市公司分紅一般有送股分紅和現金分紅兩種。
當上市公司送股分紅時需要對股價進行除權,現金分紅時需要對股價進行除息。除息除權後確實可能出現股價反而下跌的情況。
(1)分紅後回購股票擴展閱讀
股票上市公司分配給股東的權利,包括分紅、即領取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的權利以及配股的權利,但由於股票在市場上一直在投資者之間進行轉讓買賣。
當上市公司在一定時期向股東分派股利進行配股時,為使本公司的股東真正得到其應得的分紅配股權利,就存在著一個這種權利應該分配給股票的買入者還是賣出者才合理的問題,由此產生了股票除息與除權交易。
此外,由於公司分紅配股引起公司股本以及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的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的變動,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以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
因送股轉增股本或配股而使股本增加形成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權,即從股價中除去股東享受的、送股轉增股本或配股的權利:而因紅利分配引起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息,即從股價中除去股東享受現金股息的權利。
❷ 分發現金股利 和 回購股票 分別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有何影響
分發現金股利:資產和所有者權益同時減少,對負債無影響,因為使用版的是盈利資金;回購股票:對權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都無影響,股東不管是大股東還是小散,都是自家人,都是公司的不完全所有者,回購股份無非是增加了公司的控股能力。
❸ 股票怎麼分紅之後,股價跌了,不等於是沒有分嗎
這是除來權。
除權登記源日的股東可以收到一筆分紅,除權日之後的股東就沒有這筆分紅。所以除權後一天,不考慮市場自身波動,市場的出價自然會低於前一天。理論上分多少紅就會自然除權多少。
比如除權前20元,每股分1元,稅後0.9元。第二天開盤時,交易所公布的除權基準價19元,但實際開出來應該在19.1元附近。這樣,前一天收盤前的股東與第二天開盤後的股東就站在同樣的起跑線上了。理論上兩者就沒有差異了。
(3)分紅後回購股票擴展閱讀
股票送轉以後,公司的總股本增大,每股業績降低,而市盈率卻提高了。上市公司敢於送股,推出高送轉方案,一般都是從發展角度去實施的,對於公司的預期,是可以增加流動性,做大市值。而風險在於,送股以後,如果業績不能跟上,支撐不起股價,那麼股價會下跌。
比如,一個股票總股本是1億,凈利潤是1億,每股收益1元。如果公司股價40元(市盈率60倍),那麼,公司推出10送10以後,經過除權,股價降為20元,總股本變為2億股,但初期業績還沒有提高,這時候每股收益變為0.5元,每股業績便是降低,後續一定要業績增速,才能把每股收益提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除權
❹ 派息回購股票是什麼意思
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市場中流通的一定數額的股票專的行為。股票屬回購完成後可以注銷。大多數情況下,公司將回購的股票作為「庫藏股」保留,不參與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日後可移作他用,如發行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或在需要資金時將其出售。
派息回購股票,顧名思義是要將回購的股票繼續派息。
❺ 股票先轉贈再回購什麼意思
這是兩個獨立的操抄作,轉贈是襲公司有公積金積累,以股票的形式轉為股本,盡管只是賬務處理,但屬於股本擴張。
回購是公司拿錢購回在外流通股票,如果約定購回注銷的話,屬於股本減少。
回購資金如果是自有資金的話,如果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不構成公司經營壓力的話,說明公司運轉良好,回購是利好公司股價的,提升了每股的含金量,也相當於給股東分紅。
從每股凈資產的角度來說,轉贈與回購是矛盾的,前者稀釋每股業績,後者提升每股業績,相互對沖。
從財務安排上看,公司如果財務充裕,這種做法是維護股價的行為,試圖在股本擴張的情況下,不使股價下降太多。
如果公司財務緊張,還要回購,可能另有隱情,配合莊家操作的可能也是有的,想下一步增發的可能也是有的。
❻ 公司回購股票後還能分紅么
只要在分紅基準日持有該股,就能分紅,公司回購股票不影響其他股東分紅。
❼ 回購和分紅
回購和紅包嗯應該有兩三千到100個100個金幣
❽ 公司回購股票一定要在除權分紅前回購嗎
那回購自家的股票肯定送配前回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