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科芯是中國電科旗下的嗎誰知道
應該不是吧,你像這個嗯網頁搜索進行一下了解吧。
㈡ 中國電科概念股有哪些
中國電科概念一共有7家上市公司,其中3家中國電科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回交易所交易,另答外4家中國電科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據雲財經大數據智能題材挖掘技術自動匹配,中國電科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從以下幾個股票中誕生國睿科技、太極股份、四創電子。
㈢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 下屬47個研究所的規模排名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下屬有46家研究所,電子通信方面的,其實各所都是拿國家項目,薪資水平差不多,看地方了。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當然是南京14所了,裡面好幾位院士,現在進去至少都得碩士研究生了,他們自己也培養研究生,所以對個人而言,去個很大很強知名度很高的單位確實很滿足,但研究生進去實際上是很底層的員工了,很難有出頭之日,給的薪在南京來說很沒有購買力。
成都的29所搞電子對抗,兩千多人吧,薪水在成都那悠閑低消費的城市,是很誘人的。合肥的電子38所和石家莊54所,浙江嘉興的電子36所在電子通信這塊,國內都不錯,主要是薪水在當地很可觀的,作的東西也還能拿得出去。中電集團中搞材料、接插件、微電子這幾個行業的,好象不是很突出,可能是半導體、微電子這些行業,國內的跟外資企業都難競爭吧。
聽很多網友說,中點效益最好的幾個研究所就那麼幾個,南京的14所當然是老大,無論是規模還是實力上,其次就是29,38,54了!
中電集團搞電子通信的幾個所都還不錯吧,網上傳得多的幾個所,也正是人數很多的那幾個,人多的所要養活那麼多人,項目經費當然得多些了,項目也作得大些。單位內部薪資再分配時,個人能分配多少,得看自己在整個單位中處在什麼崗位扮演個什麼角色了,若這個領域的權威專家好些都在這個所,雖然這個所整體上很厲害,實力財力口碑都很好,但單位牛人太多新人難於突出,總是在專家們的光輝指引下作很底層的工作,拿錢多的可能就不是自己了。本人小碩畢業去了南京的某個所,碩士在那兒是最底層的員工了,我們都說自己是作具體工作的人員,獎金高了實際是加班辛苦換來的,工作很沒成就感,另一同學去了個規模才一千多人、發展才二十幾年的所,正是發展用人的地方,碩士也算是人才,他的干勁也足得多,所以對個人,還是應該選擇是否能發展自己的地方,單位是否很需要你,你在那兒能作出多大成績,不一定說去了某個很牛的所就萬事大吉了。
或許好不好,都是相對於單位所在地的吧,中電在北京的所,在單位的技術實力和個人的薪資收益上可能相對於其他單位沒有太突出的特點吧,北京的各類研究院所真的是太多了,但中電在地方上的所大都還是不錯的,尤其搞電子通信這塊,在學術研究上不咋的,但在工程應用上屬於是國家隊了,重慶的兩個所偏向光器件吧,作系統的不多,器件行業可能受國外競爭沖擊大些。
簡單的聊一聊我知道的較大的研究所。
中電集團的研究所大概有40多家,但是最大號已經排到了58所,其中原因很多,像54所就是原16所和19所合並而成。
如果按照規模劃分,自然以南京14所第一,人員大概6000人左右,2005年產值過30億,14所是整機所,整機能力國內無出右著,但是部件能力也很強,近年甚至在IC方向也有所發展。但自羅所長上台以來,14所似乎有些天下第一的氣勢有所收斂,但是14所傲氣在業內眾所周知。因為是整機所,所以效益差不多,似乎5部、6部的薪酬稍高。
石家莊54所雖然也屬整機所,但是主要偏向通信方面,在職人員4000多人,2005年產值20多億,本來54所和14所一時瑜亮,雖說稍遜,但也可一爭長短,但自從03年那次出事以後,54所大傷元氣,這兩年有所緩和。以效益來說,電子戰專業部多年來一直未列前茅,但從去年開始,遙感遙控專業部有趕超趨勢。
合肥38所,雷達整機所,成都29所,以電子對抗,干擾機聞名。規模差不多,都是2000多人,2005年產值17億-20億之間,規模和效益應該同屬第一集團,29所人均產值更高些,就我個人感覺,29所有些四川盆地文化影響,有些固步自封,而38所的風格更是踏實實干一些。整機所薪酬區別都不大,但29所收入顯然在38所之上。具體情況不清,感覺29所西科公司薪酬水平不低,而38所各個部門都差不多。
㈣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是什麼關系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英文縮寫CEC,簡稱中國電子)成立於1989年5月,是中央直專接管理的國屬有獨資特大型集團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國有IT企業。提供電子信息技術產品與服務為主營業務,是中國最大的國有綜合性IT企業集團。中國電子旗下擁有36家二級企業和15家控股上市公司,員工總數逾11萬人。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電科)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十大軍工集團之一。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二者同屬國資委,辦公地點同在萬壽路二十七號,都是由原信息產業部下屬轉變來,不過二者側重不同,前者主要在民用領域,後者以軍工為主。
㈤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資了哪幾家上市公司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資了哪幾家上市公司?
㈥ 中國電子和中國電科有什麼關系
二者沒有關系,都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CETC)是經國務院專批准,於2002年3月1日成立,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也是國家批准授權的投資機構之一。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英文縮寫CEC,簡稱中國電子)成立於1989年5月,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特大型集團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國有IT企業。
(6)中國電科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是提供電子信息技術產品與服務為主營業務,是中國最大的國有綜合性IT企業集團。中屬國電子旗下擁有36家二級企業和15家控股上市公司,員工總數逾11萬人。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㈦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是什麼級別
中國電子來科技集團公自司是大型國有重要骨幹企業級別。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電科)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十大軍工集團之一。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㈧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哪些股票代碼
600850華東電腦: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002268衛士通:成都衛士通信息回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答;002415海康威視: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600562國睿科技: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990四創電子: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002544傑賽科技: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002368太極股份: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
(8)中國電科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部設在北京,所屬二級成員單位58家,三級公司184家,分布在全國18個省市區。其中,有7家公司是上市公司,包括傑賽科技、海康威視、太極股份、華東電腦、四創電子、衛士通和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司注冊資本47.68億元,2013年實現總收入1200億元。
集團公司承建了數百項國家及省市電子政務和金融信息化系統工程,「中國國家政府網」、「國家電子政務信息平台」等;並為國家「金宏」、「金審」、「金盾」等「金」系列信息化工程提供了技術支撐、裝備和系統服務,為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㈨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屬於什麼性質屬於事業性單位嗎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屬於央企。不屬於事業性單位。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科,英文縮寫CETC)成立於2002年3月1日,是以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為基礎、組建而成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也是國家批準的國有資產授權投資機構之一,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
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集團公司總部設在北京,所屬二級成員單位58家,三級公司184家,分布在全國18個省市區。其中,有7家公司是上市公司,包括傑賽科技、海康威視、太極股份、華東電腦、四創電子、衛士通和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司注冊資本47.68億元,2013年實現總收入1200億元。
(9)中國電科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的發展歷程:
中國電科具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1名,國家級科技人才48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265人。擁有1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研究應用中心、7個研發中心,有27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中試線、生產線、裝配線和機加工中心,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研究、設計、試制、生產及試驗能力體系,有完備的質量保證體系。
取得了一批領先或接近國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始終保持著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地位。在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負責人2004至2013年度經營業績考核中連續十次奪得A級和任期考核連續三次奪得A級。
在首都60周年國慶閱兵活動中,中國電科研製生產的以空警2000、空警200預警機為代表的7型裝備首次分別組成空中方陣、雷達方陣、通信方陣的三個獨立方陣接受檢閱。
在載人航天工程中,中國電科作為副總指揮長單位,在載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統中承擔了重要任務,負責測控通信系統設備、雷達探測設備、太陽能電池和大量關鍵元器件的研製任務。
在探月工程中,中國電科作為副總指揮長單位,在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通信和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中承擔研製生產任務。在國家公布的16個重大專項中,中國電科在多個專項中承擔規劃和總體設計工作等重要攻關任務。
在中國自行研製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中國電科參與承擔了衛星定位綜合服務系統、電源系統、地面終端系統以及檢測認證服務等多項任務,並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中國電科堅持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積極參與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先後承擔國家公共突發事件應急平台系統、北京奧運會安保指揮中心系統、
上海世博會安保項目以及博鰲亞洲論壇、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安保解決方案等大型公共安全系統工程,承建國家電子政務網、全國氣象雷達網、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和軌道交通系統等一大批國家重大信息系統工程。
形成「電子信息產品與裝備製造」、「行業信息化應用系統工程」、「現代信息服務」三大產業群和安全電子、能源電子、軟體與信息服務、電子製造裝備與儀器儀表、新型元器件等五大產業板塊。
中國電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展現共和國長子頂樑柱作用。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的搶險救災中,中國電科提供應急指揮通訊、衛星導航、氣象探測、機載電子測繪、高原炊事保障等先進的電子信息裝備及技術支持,為黨中央實施抗震救災指揮做出了重要支撐。
中國電科積極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拓展國際貿易市場,已初步建成覆蓋全球重點市場的外貿營銷網路。相繼與幾十個國家的政府部門和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並代表國家參加多個國際組織,在國際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CETC品牌和形象。
㈩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的6家上市公司是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其實有7家,它們分別是:
1、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於一九九三年九月成立,是以中國著名的計算機研究和開發機構-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雄厚的科技實力為依託,集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高科技公司,也是中國信息產業界的首家上市公司。
資料拓展:
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電科)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級軍工集團。[1]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2、上市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網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