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個公司有10億,第一次發行股票,如果股票都被購買,那公司是不是就有20億的錢了,那股票值不就翻倍了
首先,這個問題不是這么簡單就能算的,樓主的演算法太純粹了。
公司如果被批准上市,那還專要看融資多少。不是屬直接這樣翻倍的。(不過上市的確可以圈很多錢)
公司的資金多了的同時,所有權也分散了。
一般規定公司上市後股票至少25%必須面向非特定投資者,而老闆的話,如果他要保證自己的地位,就要擁有至少51%的股份。既然公司是他的,他又何必自己去買呢?公司上市後,公司的管理層買賣股票都是有很嚴格的規定的,否則就有操縱股票的嫌疑,這是非法的。
公司再次發行股票時,是又一次的圈錢。這個是貶值還是增值可說不準。要看投資者的預期。如果預期樂觀,那股價會上漲,股票就是增值了。
說了這么多不知道樓主看懂了沒。如果有興趣,可以留個郵箱,我這邊有電子版的股票入門基本知識。可以發給你。
Ⅱ 什麼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首次公開發行(來源Initial Public Offering,簡稱IPO)一般是指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社會公眾投資者發售的行為。
通常,發行人的股份是根據其招股說明書約定的條款,通過承銷商(證券公司)進行銷售。一般來說,首次公開發行完成後,公司將申請器股票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在實務中,中國境內A股首次公開發行,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經過中國證監會批准並通過證券公司保薦承銷公開發行股票的行為。在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的IPO注冊制改革可能會有所變化。
Ⅲ 深圳第一次發行的原始股的歷史
1984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企業股份制開始試點,證券市場也在試點過程中萌動。
1988年4月,「深發展」股票在特區證券掛牌櫃台交易,連同隨後上櫃的「萬科」、「金田」、「安達」和「原野」,稱「深圳老五股」。
1992年那年,深圳發售新股百萬人漏夜排隊「在十幾級的台階上,人疊人疊了六層,整整排了兩天兩夜。」
1992年,因為股票,深圳瘋了。
當年的《投資者》雜志描述當時的深圳:「沸騰了,整個城市在股票的旺火熱浪之中。」1992年8月7日,深圳市人民銀行,工商管理局,公安局,監察局發布了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發售公告,宣布發行國內公眾股5億股,發售新股認購抽簽表500萬張,憑身份證認購。
每一張身份證一張抽簽表,每人一次最多買10張表。然後將在適當的時候,一次性抽出50萬張有效中簽表,中簽率為百分之十,每張中簽表可認購本次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1000股。
(3)第一次發行股票的公司擴展閱讀
目的
深交所以建設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為使命,全力支持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推進自主創新國家戰略實施。2004年5月,中小企業板正式推出;2006年1月,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公司股份報價轉讓開始試點;2009年10月,創業板正式啟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架構基本確立。
深交所堅持以提高市場透明度為根本理念,貫徹「監管、創新、培育、服務」八字方針,努力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職能
深交所的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業務規則;審核證券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進行監管;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職能。
Ⅳ 關於在主板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問題,都是上市公司了,為什麼還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是你理解錯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簡稱IPO,既然你考的是證券承銷,你就應該版能理解承銷是IPO的一部權分。
題目是IPO的條件,也就是要上市應該滿足什麼樣的條件。
在上市之前發行的原始股什麼的都是私募的,不是對公眾開放發行的,所以不算公開發行,真正的第一次公開發行,是在證監會審核批准後掛牌上市前幾天才是IPO,在IPO過程中券商負責銷售股票,所以稱為承銷,要把發行的股票全部銷售完,當然目前這些股票都是供不應求的,所以才有人打新股,然後等2天後上市流通賣出。
在上市後公司還可以再發行股票,俗稱配股或定向增發,這是另一回事了。
Ⅳ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但第一次申請上市未成功,第二次申請上市成功,但上市價格跌破發行價的公司有哪些
浙江永強
山東墨龍
超日太陽
Ⅵ IPO首次公開募股指這個公司第一次發行股票嗎
是的!IPO全稱抄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開募股襲) 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通常為「普通股」。有限責任公司IPO後會成為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