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在股權登記日之前購入股票,分紅後賣出,這樣有實際意義么是否可以賺到錢
在股權登記日之前購入股票,分紅後賣出無大意義。尤其是現金分紅,上市公司分紅是稅前,還需交稅,除息是按分紅除。
⑵ 分紅後股票賣了還能到帳嗎
可以。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
通常股東得到分紅後會繼續投資該企業達到復利的作用。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紅,而優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紅。股份公司只有在獲得利潤時才能分配紅利。
(2)分紅後賣出股票擴展閱讀:
基金分紅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現金分紅,一種是紅利再投資。
若投資者未指定分紅方式,則默認收益分配方式為現金分紅。投資者可以在權益登記日之前去您購買基金的機構處進行分紅方式的修改。
例如,持有一基金10萬份,現每基金份額分紅0.05元:假設選擇現金分紅方式,那麼基民可以得到0.5萬元的現金紅利;假設選擇紅利再投資,分紅基準日基金份額凈值為1.25元,那麼,基民就可以分到5000元÷1.25元/份=4000份基金份額,基金份額就變為10.4萬份。
開放式基金默認的分紅方式為現金分紅,但基民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以及基金行情的變化自主更改。
更改分紅方式時,代銷客戶需持本人身份證和證券卡去原先購買基金的代銷機構修改;直銷的客戶可通過基金公司網站或電話交易系統自行修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分紅
⑶ 持有一乾股超過一年,分紅前買進一乾股然後又賣出一乾股,分紅後賣出股票要扣稅嗎
這樣的事自己碰到過。這樣的話,默認是你持有一年的賣出了。扣稅是看你現在買進的這一千股持股時間決定的。就是你現在的一千股扣不扣稅要重新開始計算持股時間
⑷ 股權登記日當天買入股票,等到第二天就賣出後還能分紅分到嗎
可以的。
股權登記日為在上市公司分派股利或進行配股時規定一個日期,在此日內期收盤前的股票為容「含權股票」或「含息股票」,即有權領取股利的股東有資格登記截止日期。
只有在股權登記日收盤前在公司股東名冊上登記的股東,才有權分享股利。在該日收盤後持有該股股票的投資者沒有享受分紅配股的權利,該日為登記日或R日,在登記日下午收盤時(下午3點鍾)持有該公司的股票就由券商系統自動登記。
(4)分紅後賣出股票擴展閱讀:
股權登記日的相關要求規定:
1、證券登記機構受發行公司的委託,將其所有股東持有的股權進行注冊登記。股權登記為確定或變更具體股票持有人及其股權的法律行為,是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環節,也是規范證券發行和證券交易過戶的關鍵所在。
2、要辦理除權手續的股份公司先要報主管機關核定,在准予除權後,該公司即可確定股權登記基準日和除權基準日。
⑸ 股票分紅後為什麼好多人拋售
年後披露結束後,很多有凈利潤的上市公司會選擇分紅,大部分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時間在4月份,所以在月份和5月份很多上市公司發布了分紅方案後並具體實施了分紅,但很多投資者發現不管是發布分紅方案後並未正式實施分紅方案,還是實施分紅方案後,大多數股票都出現了明顯的下跌,股票下跌肯定是好多投資者拋售造成的。
分紅代表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不錯,甚至分紅比例較大的股票,公司該行業的地位和成長性都很不錯,按照正常思路去理解這部分個股應該出現上漲,為什麼大部分卻出現下跌的情況呢,下面我們從多個方面來具體講解下這個問題。
總結:以上通過三個方面來解讀了,為什麼很多上市公司擬分紅和正式分紅大部分投資者會選擇賣出的股票,跟分紅制度有關,公司業績的兌現有關,再次跟目前的行情存在很大的關系,如果懂得市場周期的投資者肯定知道,在每年的4月份都是股票市場的周期拐點,指數大部分在該時間段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感覺寫的好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⑹ 股票分紅以後,賣出怎麼計算扣稅
股票所得紅利扣稅額度跟持有股票的時間長短有直接關系。
1、分紅的時候,通通不扣稅;
2、賣出股票時,持有時間(自你買進之日算到你賣出之日的前一天,下同)超過一年的免稅。去年9月之前的政策是滿一年的收5%。現在執行的是去年9月份的新優惠政策:滿一年的免稅;
3、賣出股票時,持有時間在1月以內(含1個月)的,補交紅利的20%稅款,券商直接扣;
4、賣出股票時,持有時間在1月至1年間(含1年)的,補交紅利的10%稅款,券商直接扣;
5、分次買入的股票,一律按照先進先出原則一一對應計算持股時間;
6、當日有買進賣出的(即所謂做T),收盤後系統計算你當日凈額,凈額為買入,則記錄為今日新買入。凈額為賣出,則按照先進先出原則,算成你賣出了你最早買入的對應數量持股,並考慮是否扣稅和稅率問題。
(6)分紅後賣出股票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⑺ 股票在分紅前買的1000股,除息後又買了1000股,然後賣出1000股,分紅利息怎麼算
只有分紅前買進的1000股有分紅,後面除息後又買的1000股沒有股息。至於後面又賣出去的一千股,對分紅沒有影響。
⑻ 股票在分紅前賣和分紅後賣有區別嗎
分紅雖然是利好消息,但是不能作為買入股票的依據,這種依靠分紅來選擇買股往往容易掉入主力布局的陷阱,無論是分紅前買還是分紅後買,不一定都能獲取到較大的利潤,最好是了解該股的整體情況,如果股票質地可以,股價仍具備向上的走勢,無論分紅前還是分紅後買其實沒什麼差距,因為投資就是為了後面賺錢,但是如果想賺這個分紅就不行了。
根據分紅扣稅規定,如果在分紅前買入股票持有時間僅僅一個月內的,需要補交紅利20%的稅款,如果持有時間在一個月後一年內的,需要補交紅利10%稅款,就是說你一旦為了分紅買入股票,其實你就多了稅款,賣掉反而是賺不到錢的。
那為什麼很多人在分紅前後買股票,主力會怎麼做?
分紅送轉存陷阱,分紅反而是風險
分紅也要看企業整體情況,一般優質個股分紅都是長期行為,何時買股票並不會受到分紅的影響,只要堅定持股就可以,但是有的企業也會利用分紅實行減持的行為,就會留意那些長期少分紅,後面加大分紅的公司,這類公司分紅消息公布後個股都會迎來炒作的機會,等到股民開始准備買入時都是股東減持或者主力砸盤了,反而套牢大波股民。
買分紅的股票就不要去在意分紅的情況,要做好起碼一個月以上持股的信心,要不分紅稅扣除,除權除息後基本是賺不到錢的,買進去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