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公司代碼 > 思科公司股票

思科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2020-12-14 14:03:18

① 什麼是cisco

Cisco Systems, Inc. 思科系統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互聯網設備供應商。它的網路設備和應用方案將世界各地的人、計算設備以及網路聯結起來,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利用各種設備傳送信息。思科公司向客戶提供端到端的網路方案,使客戶能夠建立起其自己的統一信息基礎設施或者與其他網路相連。 思科公司提供業界范圍最廣的網路硬體產品、互聯網操作系統(IOS)軟體、網路設計和實施等專業技術支持,並與合作夥伴合作提供網路維護、優化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和專業化培訓服務。
思科的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何塞,在馬薩諸塞州的Chelmsford和北卡羅來納州研究三角園(Research Triangle Park)的分部負責思科公司部分重要的業務運作。
思科公司及其客戶每天都在為推進互聯網的發展而努力。思科相信,互聯網的發展將極大地改變企業的運營方式,產生"全球網路經濟"模式。這一模式使任何規模的企業都能使用信息交換技術來保持一種強大、交互性的業務關系。
思科公司自身就是"全球網路經濟"模式的受益者。利用跨越互聯網以及內部網的網路應用,運營成本大幅降低,直接收入增加。這為思科每年增加8.25億美元的收入,同時也增加了客戶與合作夥伴的滿意度。思科在客戶支持、產品預定以及交貨時間上的競爭力也隨之大大提高了。思科公司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商務站點,公司全球業務90%的交易是在網上完成的。
思科公司是美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從1986年生產第一台路由器以來,思科公司在其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佔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成為市場的領導者。1990年上市以來,思科公司的年收益已從6900萬美元上升到2001財年的222.9億美元。公司在全球現有36000多名員工。
當比爾·蓋茨、拉里·艾利森、邁克爾·戴爾和史蒂夫·喬布斯等大學輟學生如同程咬金一般在70年代、80年代紛紛殺出,彷彿要將整個IT業一舉統治在「大學輟學生」的手下。今天看來,這個「陽謀」基本上算是大功告成。
除了IBM、惠普等幾個IT「古董」級依然老當益壯外,以高科技著稱的IT業基本上就是這些「低文憑」梟雄們霸據的地盤了。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還是有一些高學歷的人創辦的公司也「奪取」了一些地盤,其中以斯坦福兩位老師創辦的思科(Cisco)最為風光。2000年,思科以5320億美元驚人的數字成為全世界市場價值最高的企業(最近20年內,IT業內只有微軟和思科登上過這個世界最高峰)。當然,形勢很快急轉直下。
由於思科並不向大眾消費者提供產品,因此,思科在業界業外,都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公司:我們知道思科股票的爬升,但是不知道它的來龍去脈;我們知道思科以知識產權的武器狀告了華為,但是不知道思科自身知識產權的緣由;我們知道錢伯斯是思科航行的舵手,但是不知道公司創始人和主席莫里奇的情況;我們知道思科最近歷經的痛苦和裁員的消息,但是不知道錢伯斯打破自己「永不裁員」的誓言的巨大痛苦。
是的,提起歷史,思科不但無法與IBM、英特爾等比擬,也無法與微軟、Oracle等,說到文化,思科也無法與蘋果、惠普等比擬,但是,思科的確是矽谷的財富之神,互聯網顛峰的化身,新經濟的象徵。思科代表了互聯網這10年的輝煌,代表了矽谷這10年的榮耀。
讓我們走進思科的歷史深處,更真切地聆聽它前行的腳步,把握它跳動的脈搏。
Cisco,一個1984年才成立的公司,市值居然與藍色巨人IBM相當。思科的股票是過去10年中最熱的股票之一,自1990年上市以來增值100倍以上。公司市場價值一度超越微軟和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
1995年,思科成為世界最大的網路設備製造商。進入2000年,思科年銷售額高達180億美元,雇員31,000人,市值達到4440億美元,僅次於GE(通用電氣)的5050億美元和Intel(英特爾)的4460億美元,並且它還首次超過了微軟的3580億美元。
2000年3月27日,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思科總市值竟達到5550億美元,一度超過微軟成為美國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雖然登上世界巔峰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為了這一刻,微軟花了將近25年的時間才爬到現在的位置上,而思科僅花了16年的時間。
思科公司是美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從1986年生產第一台路由器以來,思科公司在其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佔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成為市場的領導者。1990年上市以來,思科公司的年收益已從6900萬美元上升到2001財年的222.9億美元。公司在全球現有36000多名員工。
思科並購「成癮」,自1993年並購Crescendo以來,思科用了十年不到的時間並購了81家公司,從來沒有一個公司的並購像思科這般成功。
1984年,思科在矽谷的聖何塞成立,創始人是斯坦福的一對教師夫婦列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 Bosack)和桑德拉·勒納(Sandy Lerner)。波薩克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的計算機中心主任,勒納是斯坦福商學院的計算機中心主任。兩位計算機主任聯姻也是一段佳話。更重要的佳話當然是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型的聯網設備,用於斯坦福校園網路(SUNet),將校園內不兼容的計算機區域網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網路。這種裝置叫「多協議路由器」,它標志著聯網時代的真正到來。
這些路由器是70年代後期開發完成,夫婦倆准備自己開設公司,將其商業化。為此,夫婦倆與斯坦福大學之間圍繞知識產權問題而產生了糾紛,畢竟,這些產品屬於「職務發明」,校方擁有知識產權。好在,斯坦福大學在知識產權方面沒有採取傳統死板的態度,而是網開一面,沒有再深入追究(當然也收取了一定的專利費)。今天看來,校方當時沒有「殺雞取卵」實在是英明舉措。否則,就不會有當今網路設備霸主的存在,也不會有波薩克和勒納天文數字般的捐款。開放的斯坦福以放棄知識產權獲得了巨大的「投資回報」,夫婦倆也在大發其財後對校方感恩不盡,盡力回饋母校。
夫婦倆都非常聰明,也非常勤奮,當然更是非常幸運,他們在合適的時機把握了一個極佳的機遇。1986年3月,第一款產品終於推出。這些路由器成為公司邁向康莊大道的基石。也正是這些路由器,將世界上不同的網路拼湊起來,形成了今天龐大的互聯網。Cisco的名字取自Francisco,那裡有座聞名於世界的金門大橋,在信息時代,她也會因思科所構築的網路間暢通無阻的「金橋」,而更加知名。夫婦倆在1990年退出了思科。
約翰·錢伯斯是互聯網領域全球領先廠商思科系統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他在1991年1月加盟思科系統公司擔任副總裁時,公司當年的銷售收入僅為7000萬美元,市場價值為6億美元。在他從1995年1月開始擔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最近4年間,思科系統公司在聯網工業的主要領域確立了領先地位,同時拓展新的市場領域。到1999財政年度,思科系統公司的銷售收入達到了121.4億美元。
最近,位於美國矽谷的《Upside雜志》將約翰·錢伯斯評為"數字世界之王";美國《商業周刊》也在短短3年間第2次將他評為全球前25位高級企業總裁之一。在《電子商務》雜志對全球高層管理人士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錢伯斯被選為1997年的"年度最佳首席執行官"。此外,作為公認的全球商業界最具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的企業領導人之一,錢伯斯還被選入了柯林頓總統的貿易政策委員會。
最近,在白宮的一次會議上,柯林頓總統與戈爾副總統在談到思科系統公司時說,思科系統公司"不但在聯網工業領域,在任何領域都是最出色的公司"。他們還認為,錢伯斯是聯網工業界、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真正領導者。
19年前初創的思科系統公司是信息產業界成長最快的公司。在短短的十多年中,思科系統公司的市場價值已超過40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實力的十大公司之一。 如何利用互聯網提供的機會獲得穩定的競爭優勢,思科系統公司堪稱典範。1997年,思科系統公司的電子商務交易佔全球交易額的三分之一。目前,思科系統公司73%的訂貨過程通過互聯網進行。1998年,《福布斯》雜志將思科系統公司評為"美國發展勢頭最強勁的公司",《財富》雜志則將思科系統公司列為"美國25家最佳任職公司"之一。

矽穀神話的另類代表
50多歲的錢伯斯,中等個頭,身材勻稱,金色捲曲而略顯稀疏的頭發,眼神專注,常掛著微笑。錢伯斯走進會場時,不像一位煞有其事的CEO,倒像是一位精力充沛的鄉村醫生,要為診所里滿屋的病人看病。這傢伙行動迅速,說話快得像拍賣商,帶著西弗吉尼亞的南方口音。他善於傾聽,並注意觀察對方的身體語言。他流利的表達與瀟灑的舉止總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這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美國南方人,他沒有任何技術背景,如今,這位CEO正成為計算機業最炙手可熱的明星,領導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公司。
錢伯斯的成功是矽穀神話的另類代表。矽谷流行這樣的說法——要想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只有兩種可能:要麼你是一家公司的創始人,要麼你是一名傑出的工程師。而錢伯斯卻兩者都不是,他既沒有參與創建現在所領導的思科公司,也不是一名工程師,甚至不了解思科產品中某些更深的技術細節。但是,思科在其涉足的所有領域幾乎都占據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其股票在上市後持續飛速上揚,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思科的成功應該歸功於錢伯斯卓越的戰略遠見和操作能力。

在失敗中學習
思科是錢伯斯工作過的第一家成功的公司。以前他在IBM和王安公司期間,恰逢兩家公司的衰敗期。他明白這種衰敗都是由於對計算機產業陳舊而落後的思想造成的,因此他知道,如果自己也犯這種錯誤,思科照樣會重蹈舊轍。
錢伯斯四處出訪,廣交朋友。並與Compaq、微軟、英特爾建立起非同尋常的盟友關系。這位沉穩自信、風度翩翩的老闆,精力充沛,看上去遠比實際年齡年輕。他很清楚,自己要進入與比爾·蓋茨和安迪·格羅夫比肩的行列並不容易。他有這個自知之明,他的謙遜是真誠的,並不是那種總是尋找聚光燈的總裁。小時候,錢伯斯就很害怕上台講話,而且一直不喜歡公開演講。上了小學,他被告知患有誦讀困難症,但這並沒有嚇退他,他努力克服了自己的缺陷,當他還在西維吉尼亞大學就讀法律專業時,就很喜歡打籃球,從中他體會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後來他獲得法學士學位,然後又從到印地安那大學攻讀MBA,以及西弗吉尼亞大學法學博士學位。錢伯斯與他高中同學伊蓮娜·巴拉特結婚,並育有一子一女。
一匹來自矽谷的狼.
1991年,錢伯斯被當時思科的CEO約翰·莫里奇(John Morgridge)聘為全球運作高級副總裁。當時公司員工僅300人,年收入7000萬美元。1994年,他升至執行副總裁,開始與莫里奇及CTO——Edward Kozel一起為公司制定新的戰略思想:即快速從腰包里掏錢收購和兼並小公司,尤其是捕獲那些具有熱門技術和精明的工程技術人員的「獵狗」。
此前,他們已小試牛刀。1993年8月,他們准備以9000萬美元收購Crescendo 公司。後來錢伯斯回憶起參加董事會前的恐懼:「我們不知道董事們將有什麼反應,因為按常理,高科技兼並的效果往往並不理想」。結果董事會卻開了綠燈,這大概是思科歷史上最英明的決策。一個月內,Crescendo成了囊中之物(到1996年,Crescendo的集線器收入就達5億美元)。從此思科胃口大開。
1995年,錢伯斯被任命為總裁兼CEO。思科的總收入已突破10億美元,且收購勢頭正猛。至1996年底,公司又收購了13家公司,其中包括第一條真正的大魚——Stratacom。這是一家年收入4億美元、有員工1200人的大公司。1996年4月,思科化了4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將其吃進。
購並的要訣在於消化。錢伯斯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們選擇了只吃「窩邊草」的策略。公司不收購矽谷以外的公司,這樣可省卻員工及家屬舉家遷移的麻煩。而且思科出手大方,贏得了慷慨的美名。通過四年的兼並,公司迅速挺進多個新市場,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專業人才庫。到1997年底,思科已用60億美元收購了19家公司,全球員工突破10000人。1997財年的65億美元收入中大約40%來自於收購的項目。由於嘗到了收購的甜頭,勢頭就更難以抑制。「我們將設法獲得我們所需的產品,一旦發現我們喜歡的東西,我們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得到它」。
錢伯斯在思科公司做了兩個大的變革,一是重視市場和客戶,根據客戶的要求來決定技術的方向,思科在過去10年中曾經7次改變方向,客戶向什麼樣的技術和產品遷移,思科也跟著改變,結果思科從一個單一生產路由器的公司變成一個生產25類網路通信設備的公司,而銷售額從7000萬美元增長到180億美元;二是把市場分段,在每個產品領域爭取第一或第二的位置。如果在某個領域做不到,就與夥伴合作,其實就是收購或者並購對方的公司,據說思科的第一個收購是因為它的客戶需要某一家公司的產品,於是它就決定把這家公司買過來。
通常網路設備新一代產品研發的周期是18個月到24個月,收購可以贏得半年到一年時間。「速度意味著銷售收入、市場份額和利潤。」當然,最秀色可餐的就是那些擁有最新技術、離推出產品還有一年左右的小公司。思科利用這一段時間把被收購公司的產品整合到思科的產品系列當中。既可充分利用思科品牌,銷售力量和市場主導地位,又能將這種技術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這種戰略十分有效,使得它如旋風一般地佔領了15個不同領域的市場。截止到2001年的7月,思科收購了61家公司,付出了幾百億美元的代價,而僅2000年,就以收購或換股並購的方式兼並了22家公司。自從思科轉向IP電話網路業務之後,它又開始購買軟體和生產數據機的公司。當然,在交易中除了現金之外,他們還使用「Cisco錢」,也就是思科股票。總之,「顧客需要,我又沒有,就去買吧」,已經成為思科收購活動的一個標准。
最具傳奇色彩的是一家生產光纖設備的公司Cerent公司。1999年,錢伯斯遇到這家新公司的CEO羅素,就單刀直入:「告訴我,我出多少錢能把你的公司買過來?」羅素先生也很風趣地:「告訴我吧,我花多少錢才能使你放棄這個想法?」最終,思科以價值69億美元的股票收購了這個當時兩年才1000多萬美元銷售收入的小公司。有人因此形容錢伯斯「像一匹來自矽谷的狼,不斷地搜尋適合兼並的獵物」。
錢伯斯的成績有口皆碑,矽谷的同仁更是心悅誠服。HP總裁兼CEO Platt說:「約翰值得我尊敬,因為是他將一個年輕的小公司發展成優秀的大企業,他太棒了,他收購了很多公司並讓它們在思科這把大傘下成功地運轉起來」。

領導藝術日趨成熟
錢伯斯並沒有為其所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這位極具競爭意識的老闆在口吐「獲勝的感覺美妙無比」一類的言語時總是流露出十足的真誠。過去的經歷告訴他:「使企業陷入困境的有兩大原因:一是遠離客戶,一是遠離員工」。他十分敬仰20年前的IBM:「他們確實能接近客戶,因而客戶也尊敬他們」。
在風景優美的公司總部,你很難找到他。因為他40%的時間都在旅途中。每天,他平均會見2-12個客戶。一般晚上7點才結束工作,然後他會邀請當地的員工一起吃比薩餅和喝啤酒。無論是在阿爾托斯山的家中,還是在旅館里,他每天晚上都親自核對思科的所有主要賬目:「我可能是這種規模的公司中唯一這樣做的CEO」。
在市場上,他魅力十足,口碑很好,而且為公司建立了長遠戰略。他說:「當時間以『互聯網年』來衡量時,即時光飛逝,根本無法去消除競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為自己買些時間。你無須通過公司的心臟下賭注,並讓全世界看到它流血。我認為這不必要,也沒有建設性」。
幾年下來,錢伯斯的領導藝術已走向成熟,他將公司策略歸納為四個方面:收集足夠多種類的產品,樹立思科是聯網上全方位的供應商;收購兼並工作系統化,使其成為專門的工作程序;界定企業范圍內用於網路工具的軟體標准;最後就是選擇正確的戰略夥伴。錢伯斯相信,只要他游刃有餘地發揮這些套路,他就會自然而然地實現第五個也是最終的目標:使思科成為基礎設施的主設計師。這個基礎設施,包括傳統的音頻通訊、甚至有線電視網等。如今,思科製造的路由器、轉換器和其它設備承載了全球80%的互聯網通信。

讓員工分享公司的成功和挑戰
思科的另一成功要訣就是留住熱門技術領域的人才。「你為每個員工支付了50萬至200萬美元,如果留不住他們,代價就太大了」。目前,公司員工的自願離職率只有6%,思科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全員期權方案:40%的期權是發放給了普通員工,而不是高層管理人士。「我剛從商學院畢業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我將會給所有員工發放期權,而其中有40%發給普通員工,我大概會說,這不是社會主義嗎?但我現在知道,這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的終極形式。這是一個將公司的目標與員工的目標結為一體,並讓員工分享公司的成功和挑戰的非常獨特的資本主義方式。它非常有效。」
一個普通員工,只要干滿12個月,在股權上的平均收益是3萬美元。「他們既不是產品線經理,也不是副總裁或主管,而是普通的個人投資者。」股票大大增強了公司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幾年前,作家喬·弗勞瓦(Joe Flowers)在一本書中寫到:「為什麼思科的員工總是在微笑呢?」他甚至還懷疑這些員工是不是都被洗腦了,然後他做了一道算術題:「如果你早在1992年時,就在思科工作了,並且是位高級系統工程師,大概分配有5000股票,如果你一直留著這些股票,那麼到現在,它的紅利都已經超過240萬美元了,足夠你在矽谷購置好幾套房子了。」最後喬·弗勞瓦說:微軟或者還有那麼幾個億萬富翁,不過思科的億萬富翁都成堆了,怪不得那些員工們天天樂呵呵的。1999年時,思科的雇員們一共持有價值4億3900萬美元的績優股。
對於想要收購的「獵物」,錢伯斯會親自檢查它的股票分布:股票是在幾個投資者手中還是在上層經理掌握之中?他們怎樣對待員工?以此來判斷企業文化是否與思科兼容。這種考察一般為6-12個月。有一次公司想收購一家眾人都看好的公司,產品對路,價錢也合適,但購並後必須解僱員工。最終錢伯斯還是放棄了。「購並成功的關鍵在於選擇,就像結婚一樣,如果只約會一次就結婚,婚姻就不太可能美滿。如果你知道擇偶條件,並花很多時間研究和追求,成功率就會提高」。
錢伯斯明白,如果固守自封,思科就會變成另一家DEC或IBM,他明白客戶最終會獲得內部知識和專業技能,從而脫離廠商的束縛。因此廠商必須不斷升級,在客戶面前實現增值。同時,思科必須擺脫路由器的界限,用更多的產品吸引更多的客戶。但路由器是根基,目前仍占收入的50%左右,錢伯斯的目光投向了軟體。像PC一樣,路由器和交換機也受軟體控制,思科希望設立適用於整個網路業的標准。思科用IOS(互聯網操作系統)命名自己的軟體品牌,准備將其樹成繼PC操作系統和網路操作系統之後的新方向。但競爭對手3Com的 CEO Eric認為:思科的軟體策略僅僅是一種促銷的老招,他認為IOS決不是真正的操作系統,而僅僅是普通軟體。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流傳很廣:當芬蘭的一位客戶在來思科後病倒了的時候,錢伯斯用專機把這位客戶的家人接到美國。由於該客戶對醫院的護理工作不甚滿意,錢伯斯立即讓他轉往更好的一家醫院。

成為「Wintelco」中的一員
思科的股票是10年中最熱的股票之一,自1990年上市以來已增值100倍以上,在其參與競爭的七大設備市場中,公司均名列第一或第二。在互聯網技術方面,它已遙遙領先。公司市場價值也僅次於微軟和英特爾,位居IT業第三席位。錢伯斯和他的公司,已無可爭議地邁入最高等級的高科技俱樂部。為此,媒體創造了一個新聞名詞叫「Wintelco」(更多的人懷疑是思科自己幕後創造的),將思科變成Wintel的後綴,意思就是計算機業將成為英特爾、微軟、思科三家天下。當叫到「Wintelco」一詞時,比爾·蓋茨咯咯笑起來,經過思考後,他說:「我們(與思科)的關系可能有點像我們與英特爾的關系。當然,這種關系比較新,還有待於進一步加深了解。我不認為我們有一個密切的三方聯盟。但據實際情況看,事態可能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Wintelco」這個名詞盡管別扭、可笑,但也真的確有其事。錢伯斯深知機遇與挑戰總是相伴而生,所以,他總是激勵員工勇於接受挑戰,培養鬥志。他常說:「我們必須向傳統思維挑戰,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都需要始終確立一個有挑戰性的目標。」在錢伯斯的領導下,思科在全球可算是業績非凡,旌旗所到之處,令市場震撼。它在網路方面取得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其成就可與微軟在PC操作系統、英特爾在微處理器市場上的地位相媲美。
比爾·蓋茨和格羅夫是這個產業的兩大偶像,與他們站在一起不會讓這個彬彬有禮的CEO感到畏縮。「微軟和英特爾用PC根本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而我們思科也相信,通過網路技術,我們也可以改變整個產業」。1998年,在《Upside》評出的年度「巨頭」中,錢伯斯脫穎而出,超越比爾·蓋茨名列第一。
但是思科還是一個發育中的巨人,收入只有微軟的一半,英特爾的五分之一。他在網路市場的地位還無法同微軟和英特爾在業界的位置相匹敵。而且在公眾眼中,思科仍沒什麼名氣。業內人士開玩笑說,人們經常將Cisco與Sysco搞混,Sysco是一家為飯店和學校的咖啡屋提供食品的經銷商。但沒有人會將微軟和英特爾與食品公司搞混。思科似乎被品牌認知所困擾。錢伯斯也急於要提高公司的形象,並利用大眾媒體進行品牌宣傳。
同時,錢伯斯是一個非常「講政治」的商人。思科很早就在華盛頓設立了辦事處。錢伯斯尋找一切機會與喬·克萊因(美國司法部反壟斷部門微軟案負責官員)「溝通」。錢伯斯是矽谷與政界打交道的頭面人物之一,還兼任美國總統貿易政策委員會委員

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
錢伯斯曾預言:「IT業已經歷了四代,第一代是大型機時代,IBM唱了主角;第二代是小型機時代,DEC曾一度占據主角;第三代是PC和區域網時代,英特爾和微軟唱了主角;第四代是網路時代,思科將唱主角。思科在第四個時代有能力起主導作用。」隨著互聯網浪潮洶涌而起,錢伯斯的預言似乎指日可待。
互聯網大大刺激了市場需求,成為公司發展的最強大的推銷力量。當然,思科也得以身作則,首先將自己變成互聯網公司。於是,利用互聯網,實行授權管理成為錢伯斯的新法寶。互聯網是商業世界裡的平衡器(equalizer)。思科在所有方面利用了互聯網,所以能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能夠擊敗強大的競爭對手,並使它們成為合作夥伴。現在,思科更進一步與朗訊、北方電信、西門子等競爭。
互聯網改變了思科的一切。互聯網也使虛擬製造、降低庫存等等成為可能。客戶82%的定單通過網上下達,相當於每天4000萬美元;85%的客戶支持通過網路進行;每月接到2萬份求職書的90%來自網路;思科能在24小時內做出財務結算;等等。互聯網應用給思科每年節約6億美元,這比許多競爭對手的研發預算還多。
更重要的是,由於思科充分應用互聯網,全球范圍內每個競爭領域的成本和盈利及等數據和信息變得透明,從而公司能夠充分授權,員工可以快速決策,這些決策以前只有CEO或是財務總監才能做出。一線的經理能夠在每個季度結束後的第一個星期就知道,為什麼原訂目標未能達到,是因為網路問題、零部件問題還是因為競爭加劇?這極大地改進了效率。結果是,思科每個員工平均所創造的收入高達70萬美元,而傳統公司競爭對手只有22萬美元。
1995年,思科成為世界最大的網路設備製造商。進入2000年,思科年銷售額高達180億美元,雇員31,000人,市值達到4440億美元,僅次於GE(通用電氣)的5050億美元和Intel(英特爾)的4460億美元,並且它還首次超過了微軟的3580億美元。
2000年3月27日,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思科總市值竟達到5550億美元,一度超過微軟成為美國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雖然登上世界巔峰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為了這一刻,微軟花了將近25年的時間才爬到現在的位置上,而思科僅花了16年的時間。
在風雲變幻的股市,沒有永遠的第一。從50年代中期到現在,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變化不定,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和AT&T曾經獨領風騷達19年半和13年半之久,之後讓位給埃克森(石油)。到90年代中期,通用電氣上升到第一位,做了4年多的霸主又被微軟取代。思科取代過微軟,但很快又被微軟超過。一時間,微軟、通用和思科(加上英特爾)之間「王位之爭」成為資本市場的一道風景,當時通用電氣的市場價值大約是收入的4.8倍,微軟是18倍,思科是35.8倍。當然,隨著技術股市場出現大幅調整,傳統產業通用電氣很快卷土重來。
思科神話能否延續?
錢伯斯被認為最擅長在困難中使企業揚長避短度過難關,就連他自己本人也這么認為。但是新世紀的這場全球性IT寒冬還是遠遠超越了他的經歷和經驗。按他的話說,美國的互聯網經濟正在遭受「一百年來的最大的洪災」。出現這樣的局面是事先誰也沒有料到的,「對我們身臨其境的這些人來說,事先也決沒有什麼好辦法來預見到這一點」。
當記者問他網路經濟是否會重新讓人激動不已時,他這樣回答道:「我的父母一直教育我,要從生活中積累經驗,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發展有時並不能馬上如人所願,所以互聯網經濟的重振也許需要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長的時間。」
思科,曾經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企業之一,如今也不得不與互聯網公司一起承受痛苦。不僅經營虧損,銷售嚴重滑坡,自從2000年3月以來,市值損失更是達到4300億美元,大幅縮水至1540億美元,為有史以來投資人所遭

② 創業板是什麼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抄場,即第二股襲票交易市場,是指主板之外的專為暫時無法上市的中小企業和新興公司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有效補給,股票代碼為300開頭。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 創業板市場的風險要比主板市場高得多。當然,回報可能也會大得多。對二板市場的監管更為嚴格。其核心就是」信息披露」。

③ Cisco 是什麼東西啊

Cisco Systems, Inc. 思科系統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互聯網設備供應商。它的網路設備和應用方案將世界各地的人、計算設備以及網路聯結起來,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利用各種設備傳送信息。思科公司向客戶提供端到端的網路方案,使客戶能夠建立起其自己的統一信息基礎設施或者與其他網路相連。思科公司提供業界范圍最廣的網路硬體產品、互聯網操作系統(IOS)軟體、網路設計和實施等專業技術支持,並與合作夥伴合作提供網路維護、優化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和專業化培訓服務。
思科的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何塞,在馬薩諸塞州的Chelmsford和北卡羅來納州研究三角園(Research Triangle Park)的分部負責思科公司部分重要的業務運作。
思科公司及其客戶每天都在為推進互聯網的發展而努力。思科相信,互聯網的發展將極大地改變企業的運營方式,產生"全球網路經濟"模式。這一模式使任何規模的企業都能使用信息交換技術來保持一種強大、交互性的業務關系。
思科公司自身就是"全球網路經濟"模式的受益者。利用跨越互聯網以及內部網的網路應用,運營成本大幅降低,直接收入增加。這為思科每年增加8.25億美元的收入,同時也增加了客戶與合作夥伴的滿意度。思科在客戶支持、產品預定以及交貨時間上的競爭力也隨之大大提高了。思科公司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商務站點,公司全球業務90%的交易是在網上完成的。
思科公司是美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從1986年生產第一台路由器以來,思科公司在其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佔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成為市場的領導者。 1990年上市以來,思科公司的年收益已從6900萬美元上升到2001財年的222.9億美元。公司在全球現有36000多名員工。
當比爾·蓋茨、拉里·艾利森、邁克爾·戴爾和史蒂夫·喬布斯等大學輟學生如同程咬金一般在70年代、80年代紛紛殺出,彷彿要將整個IT業一舉統治在「大學輟學生」的手下。今天看來,這個「陽謀」基本上算是大功告成。
除了IBM、惠普等幾個IT「古董」級依然老當益壯外,以高科技著稱的IT業基本上就是這些「低文憑」梟雄們霸據的地盤了。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還是有一些高學歷的人創辦的公司也「奪取」了一些地盤,其中以斯坦福兩位老師創辦的思科(Cisco)最為風光。2000年,思科以5320億美元驚人的數字成為全世界市場價值最高的企業(最近20年內,IT業內只有微軟和思科登上過這個世界最高峰)。當然,形勢很快急轉直下。
由於思科並不向大眾消費者提供產品,因此,思科在業界業外,都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公司:我們知道思科股票的爬升,但是不知道它的來龍去脈;我們知道思科以知識產權的武器狀告了華為,但是不知道思科自身知識產權的緣由;我們知道錢伯斯是思科航行的舵手,但是不知道公司創始人和主席莫里奇的情況;我們知道思科最近歷經的痛苦和裁員的消息,但是不知道錢伯斯打破自己「永不裁員」的誓言的巨大痛苦。
是的,提起歷史,思科不但無法與IBM、英特爾等比擬,也無法與微軟、Oracle等,說到文化,思科也無法與蘋果、惠普等比擬,但是,思科的確是矽谷的財富之神,互聯網顛峰的化身,新經濟的象徵。思科代表了互聯網這10年的輝煌,代表了矽谷這10年的榮耀。
讓我們走進思科的歷史深處,更真切地聆聽它前行的腳步,把握它跳動的脈搏。
Cisco,一個1984年才成立的公司,市值居然與藍色巨人IBM相當。思科的股票是過去10年中最熱的股票之一,自1990年上市以來增值100倍以上。公司市場價值一度超越微軟和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
1995年,思科成為世界最大的網路設備製造商。進入2000年,思科年銷售額高達180億美元,雇員31,000人,市值達到4440億美元,僅次於 GE(通用電氣)的5050億美元和Intel(英特爾)的4460億美元,並且它還首次超過了微軟的3580億美元。
2000年3月27日,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思科總市值竟達到5550億美元,一度超過微軟成為美國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雖然登上世界巔峰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為了這一刻,微軟花了將近25年的時間才爬到現在的位置上,而思科僅花了16年的時間。
思科公司是美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從1986年生產第一台路由器以來,思科公司在其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佔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成為市場的領導者。 1990年上市以來,思科公司的年收益已從6900萬美元上升到2001財年的222.9億美元。公司在全球現有36000多名員工。
思科並購「成癮」,自1993年並購Crescendo以來,思科用了十年不到的時間並購了81家公司,從來沒有一個公司的並購像思科這般成功。
1984年,思科在矽谷的聖何塞成立,創始人是斯坦福的一對教師夫婦列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 Bosack)和桑德拉·勒納(Sandy Lerner)。波薩克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的計算機中心主任,勒納是斯坦福商學院的計算機中心主任。兩位計算機主任聯姻也是一段佳話。更重要的佳話當然是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型的聯網設備,用於斯坦福校園網路(SUNet),將校園內不兼容的計算機區域網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網路。這種裝置叫「多協議路由器」,它標志著聯網時代的真正到來。
這些路由器是70年代後期開發完成,夫婦倆准備自己開設公司,將其商業化。為此,夫婦倆與斯坦福大學之間圍繞知識產權問題而產生了糾紛,畢竟,這些產品屬於「職務發明」,校方擁有知識產權。好在,斯坦福大學在知識產權方面沒有採取傳統死板的態度,而是網開一面,沒有再深入追究(當然也收取了一定的專利費)。今天看來,校方當時沒有「殺雞取卵」實在是英明舉措。否則,就不會有當今網路設備霸主的存在,也不會有波薩克和勒納天文數字般的捐款。開放的斯坦福以放棄知識產權獲得了巨大的「投資回報」,夫婦倆也在大發其財後對校方感恩不盡,盡力回饋母校。
夫婦倆都非常聰明,也非常勤奮,當然更是非常幸運,他們在合適的時機把握了一個極佳的機遇。1986年3月,第一款產品終於推出。這些路由器成為公司邁向康莊大道的基石。也正是這些路由器,將世界上不同的網路拼湊起來,形成了今天龐大的互聯網。Cisco的名字取自Francisco,那裡有座聞名於世界的金門大橋,在信息時代,她也會因思科所構築的網路間暢通無阻的「金橋」,而更加知名。夫婦倆在1990年退出了思科。
約翰·錢伯斯是互聯網領域全球領先廠商思科系統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他在1991年1月加盟思科系統公司擔任副總裁時,公司當年的銷售收入僅為 7000萬美元,市場價值為6億美元。在他從1995年1月開始擔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最近4年間,思科系統公司在聯網工業的主要領域確立了領先地位,同時拓展新的市場領域。到1999財政年度,思科系統公司的銷售收入達到了121.4億美元。
最近,位於美國矽谷的《Upside雜志》將約翰·錢伯斯評為"數字世界之王";美國《商業周刊》也在短短3年間第2次將他評為全球前25位高級企業總裁之一。在《電子商務》雜志對全球高層管理人士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錢伯斯被選為1997年的"年度最佳首席執行官"。此外,作為公認的全球商業界最具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的企業領導人之一,錢伯斯還被選入了柯林頓總統的貿易政策委員會。
最近,在白宮的一次會議上,柯林頓總統與戈爾副總統在談到思科系統公司時說,思科系統公司"不但在聯網工業領域,在任何領域都是最出色的公司"。他們還認為,錢伯斯是聯網工業界、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真正領導者。
19年前初創的思科系統公司是信息產業界成長最快的公司。在短短的十多年中,思科系統公司的市場價值已超過40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實力的十大公司之一。如何利用互聯網提供的機會獲得穩定的競爭優勢,思科系統公司堪稱典範。1997年,思科系統公司的電子商務交易佔全球交易額的三分之一。目前,思科系統公司73%的訂貨過程通過互聯網進行。1998年,《福布斯》雜志將思科系統公司評為"美國發展勢頭最強勁的公司",《財富》雜志則將思科系統公司列為"美國25家最佳任職公司"之一。

矽穀神話的另類代表
50多歲的錢伯斯,中等個頭,身材勻稱,金色捲曲而略顯稀疏的頭發,眼神專注,常掛著微笑。錢伯斯走進會場時,不像一位煞有其事的CEO,倒像是一位精力充沛的鄉村醫生,要為診所里滿屋的病人看病。這傢伙行動迅速,說話快得像拍賣商,帶著西弗吉尼亞的南方口音。他善於傾聽,並注意觀察對方的身體語言。他流利的表達與瀟灑的舉止總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這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美國南方人,他沒有任何技術背景,如今,這位CEO正成為計算機業最炙手可熱的明星,領導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公司。
錢伯斯的成功是矽穀神話的另類代表。矽谷流行這樣的說法——要想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只有兩種可能:要麼你是一家公司的創始人,要麼你是一名傑出的工程師。而錢伯斯卻兩者都不是,他既沒有參與創建現在所領導的思科公司,也不是一名工程師,甚至不了解思科產品中某些更深的技術細節。但是,思科在其涉足的所有領域幾乎都占據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其股票在上市後持續飛速上揚,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思科的成功應該歸功於錢伯斯卓越的戰略遠見和操作能力。

在失敗中學習
思科是錢伯斯工作過的第一家成功的公司。以前他在IBM和王安公司期間,恰逢兩家公司的衰敗期。他明白這種衰敗都是由於對計算機產業陳舊而落後的思想造成的,因此他知道,如果自己也犯這種錯誤,思科照樣會重蹈舊轍。
錢伯斯四處出訪,廣交朋友。並與Compaq、微軟、英特爾建立起非同尋常的盟友關系。這位沉穩自信、風度翩翩的老闆,精力充沛,看上去遠比實際年齡年輕。他很清楚,自己要進入與比爾·蓋茨和安迪·格羅夫比肩的行列並不容易。他有這個自知之明,他的謙遜是真誠的,並不是那種總是尋找聚光燈的總裁。小時候,錢伯斯就很害怕上台講話,而且一直不喜歡公開演講。上了小學,他被告知患有誦讀困難症,但這並沒有嚇退他,他努力克服了自己的缺陷,當他還在西維吉尼亞大學就讀法律專業時,就很喜歡打籃球,從中他體會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後來他獲得法學士學位,然後又從到印地安那大學攻讀MBA,以及西弗吉尼亞大學法學博士學位。錢伯斯與他高中同學伊蓮娜·巴拉特結婚,並育有一子一女。
一匹來自矽谷的狼.
1991年,錢伯斯被當時思科的CEO約翰·莫里奇(John Morgridge)聘為全球運作高級副總裁。當時公司員工僅300人,年收入7000萬美元。1994年,他升至執行副總裁,開始與莫里奇及CTO—— Edward Kozel一起為公司制定新的戰略思想:即快速從腰包里掏錢收購和兼並小公司,尤其是捕獲那些具有熱門技術和精明的工程技術人員的「獵狗」。
此前,他們已小試牛刀。1993年8月,他們准備以9000萬美元收購Crescendo 公司。後來錢伯斯回憶起參加董事會前的恐懼:「我們不知道董事們將有什麼反應,因為按常理,高科技兼並的效果往往並不理想」。結果董事會卻開了綠燈,這大概是思科歷史上最英明的決策。一個月內,Crescendo成了囊中之物(到1996年,Crescendo的集線器收入就達5億美元)。從此思科胃口大開。
1995年,錢伯斯被任命為總裁兼CEO。思科的總收入已突破10億美元,且收購勢頭正猛。至1996年底,公司又收購了13家公司,其中包括第一條真正的大魚——Stratacom。這是一家年收入4億美元、有員工1200人的大公司。1996年4月,思科化了4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將其吃進。
購並的要訣在於消化。錢伯斯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們選擇了只吃「窩邊草」的策略。公司不收購矽谷以外的公司,這樣可省卻員工及家屬舉家遷移的麻煩。而且思科出手大方,贏得了慷慨的美名。通過四年的兼並,公司迅速挺進多個新市場,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專業人才庫。到1997年底,思科已用60億美元收購了19家公司,全球員工突破10000人。1997財年的65億美元收入中大約40%來自於收購的項目。由於嘗到了收購的甜頭,勢頭就更難以抑制。「我們將設法獲得我們所需的產品,一旦發現我們喜歡的東西,我們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得到它」。
錢伯斯在思科公司做了兩個大的變革,一是重視市場和客戶,根據客戶的要求來決定技術的方向,思科在過去10年中曾經7次改變方向,客戶向什麼樣的技術和產品遷移,思科也跟著改變,結果思科從一個單一生產路由器的公司變成一個生產25類網路通信設備的公司,而銷售額從7000萬美元增長到180億美元;二是把市場分段,在每個產品領域爭取第一或第二的位置。如果在某個領域做不到,就與夥伴合作,其實就是收購或者並購對方的公司,據說思科的第一個收購是因為它的客戶需要某一家公司的產品,於是它就決定把這家公司買過來。
通常網路設備新一代產品研發的周期是18個月到24個月,收購可以贏得半年到一年時間。「速度意味著銷售收入、市場份額和利潤。」當然,最秀色可餐的就是那些擁有最新技術、離推出產品還有一年左右的小公司。思科利用這一段時間把被收購公司的產品整合到思科的產品系列當中。既可充分利用思科品牌,銷售力量和市場主導地位,又能將這種技術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這種戰略十分有效,使得它如旋風一般地佔領了15個不同領域的市場。截止到2001年的7月,思科收購了 61家公司,付出了幾百億美元的代價,而僅2000年,就以收購或換股並購的方式兼並了22家公司。自從思科轉向IP電話網路業務之後,它又開始購買軟體和生產數據機的公司。當然,在交易中除了現金之外,他們還使用「Cisco錢」,也就是思科股票。總之,「顧客需要,我又沒有,就去買吧」,已經成為思科收購活動的一個標准。
最具傳奇色彩的是一家生產光纖設備的公司Cerent公司。1999年,錢伯斯遇到這家新公司的CEO羅素,就單刀直入:「告訴我,我出多少錢能把你的公司買過來?」羅素先生也很風趣地:「告訴我吧,我花多少錢才能使你放棄這個想法?」最終,思科以價值69億美元的股票收購了這個當時兩年才1000多萬美元銷售收入的小公司。有人因此形容錢伯斯「像一匹來自矽谷的狼,不斷地搜尋適合兼並的獵物」。
錢伯斯的成績有口皆碑,矽谷的同仁更是心悅誠服。HP總裁兼CEO Platt說:「約翰值得我尊敬,因為是他將一個年輕的小公司發展成優秀的大企業,他太棒了,他收購了很多公司並讓它們在思科這把大傘下成功地運轉起來」。

領導藝術日趨成熟
錢伯斯並沒有為其所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這位極具競爭意識的老闆在口吐「獲勝的感覺美妙無比」一類的言語時總是流露出十足的真誠。過去的經歷告訴他:「使企業陷入困境的有兩大原因:一是遠離客戶,一是遠離員工」。他十分敬仰20年前的IBM:「他們確實能接近客戶,因而客戶也尊敬他們」。
在風景優美的公司總部,你很難找到他。因為他40%的時間都在旅途中。每天,他平均會見2-12個客戶。一般晚上7點才結束工作,然後他會邀請當地的員工一起吃比薩餅和喝啤酒。無論是在阿爾托斯山的家中,還是在旅館里,他每天晚上都親自核對思科的所有主要賬目:「我可能是這種規模的公司中唯一這樣做的 CEO」。
在市場上,他魅力十足,口碑很好,而且為公司建立了長遠戰略。他說:「當時間以『互聯網年』來衡量時,即時光飛逝,根本無法去消除競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為自己買些時間。你無須通過公司的心臟下賭注,並讓全世界看到它流血。我認為這不必要,也沒有建設性」。
幾年下來,錢伯斯的領導藝術已走向成熟,他將公司策略歸納為四個方面:收集足夠多種類的產品,樹立思科是聯網上全方位的供應商;收購兼並工作系統化,使其成為專門的工作程序;界定企業范圍內用於網路工具的軟體標准;最後就是選擇正確的戰略夥伴。錢伯斯相信,只要他游刃有餘地發揮這些套路,他就會自然而然地實現第五個也是最終的目標:使思科成為基礎設施的主設計師。這個基礎設施,包括傳統的音頻通訊、甚至有線電視網等。如今,思科製造的路由器、轉換器和其它設備承載了全球80%的互聯網通信。

讓員工分享公司的成功和挑戰
思科的另一成功要訣就是留住熱門技術領域的人才。「你為每個員工支付了50萬至200萬美元,如果留不住他們,代價就太大了」。目前,公司員工的自願離職率只有6%,思科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全員期權方案:40%的期權是發放給了普通員工,而不是高層管理人士。「我剛從商學院畢業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我將會給所有員工發放期權,而其中有40%發給普通員工,我大概會說,這不是社會主義嗎?但我現在知道,這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的終極形式。這是一個將公司的目標與員工的目標結為一體,並讓員工分享公司的成功和挑戰的非常獨特的資本主義方式。它非常有效。」
一個普通員工,只要干滿12個月,在股權上的平均收益是3萬美元。「他們既不是產品線經理,也不是副總裁或主管,而是普通的個人投資者。」股票大大增強了公司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幾年前,作家喬·弗勞瓦(Joe Flowers)在一本書中寫到:「為什麼思科的員工總是在微笑呢?」他甚至還懷疑這些員工是不是都被洗腦了,然後他做了一道算術題:「如果你早在 1992年時,就在思科工作了,並且是位高級系統工程師,大概分配有5000股票,如果你一直留著這些股票,那麼到現在,它的紅利都已經超過240萬美元了,足夠你在矽谷購置好幾套房子了。」最後喬·弗勞瓦說:微軟或者還有那麼幾個億萬富翁,不過思科的億萬富翁都成堆了,怪不得那些員工們天天樂呵呵的。 1999年時,思科的雇員們一共持有價值4億3900萬美元的績優股。
對於想要收購的「獵物」,錢伯斯會親自檢查它的股票分布:股票是在幾個投資者手中還是在上層經理掌握之中?他們怎樣對待員工?以此來判斷企業文化是否與思科兼容。這種考察一般為6-12個月。有一次公司想收購一家眾人都看好的公司,產品對路,價錢也合適,但購並後必須解僱員工。最終錢伯斯還是放棄了。「購並成功的關鍵在於選擇,就像結婚一樣,如果只約會一次就結婚,婚姻就不太可能美滿。如果你知道擇偶條件,並花很多時間研究和追求,成功率就會提高」。
錢伯斯明白,如果固守自封,思科就會變成另一家DEC或IBM,他明白客戶最終會獲得內部知識和專業技能,從而脫離廠商的束縛。因此廠商必須不斷升級,在客戶面前實現增值。同時,思科必須擺脫路由器的界限,用更多的產品吸引更多的客戶。但路由器是根基,目前仍占收入的50%左右,錢伯斯的目光投向了軟體。像PC一樣,路由器和交換機也受軟體控制,思科希望設立適用於整個網路業的標准。思科用IOS(互聯網操作系統)命名自己的軟體品牌,准備將其樹成繼PC 操作系統和網路操作系統之後的新方向。但競爭對手3Com的 CEO Eric認為:思科的軟體策略僅僅是一種促銷的老招,他認為IOS決不是真正的操作系統,而僅僅是普通軟體。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流傳很廣:當芬蘭的一位客戶在來思科後病倒了的時候,錢伯斯用專機把這位客戶的家人接到美國。由於該客戶對醫院的護理工作不甚滿意,錢伯斯立即讓他轉往更好的一家醫院。

成為「Wintelco」中的一員
思科的股票是10年中最熱的股票之一,自1990年上市以來已增值100倍以上,在其參與競爭的七大設備市場中,公司均名列第一或第二。在互聯網技術方面,它已遙遙領先。公司市場價值也僅次於微軟和英特爾,位居IT業第三席位。錢伯斯和他的公司,已無可爭議地邁入最高等級的高科技俱樂部。為此,媒體創造了一個新聞名詞叫「Wintelco」(更多的人懷疑是思科自己幕後創造的),將思科變成Wintel的後綴,意思就是計算機業將成為英特爾、微軟、思科三家天下。當叫到「Wintelco」一詞時,比爾·蓋茨咯咯笑起來,經過思考後,他說:「我們(與思科)的關系可能有點像我們與英特爾的關系。當然,這種關系比較新,還有待於進一步加深了解。我不認為我們有一個密切的三方聯盟。但據實際情況看,事態可能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Wintelco」這個名詞盡管別扭、可笑,但也真的確有其事。錢伯斯深知機遇與挑戰總是相伴而生,所以,他總是激勵員工勇於接受挑戰,培養鬥志。他常說:「我們必須向傳統思維挑戰,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都需要始終確立一個有挑戰性的目標。」在錢伯斯的領導下,思科在全球可算是業績非凡,旌旗所到之處,令市場震撼。它在網路方面取得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其成就可與微軟在PC操作系統、英特爾在微處理器市場上的地位相媲美。
比爾·蓋茨和格羅夫是這個產業的兩大偶像,與他們站在一起不會讓這個彬彬有禮的CEO感到畏縮。「微軟和英特爾用PC根本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而我們思科也相信,通過網路技術,我們也可以改變整個產業」。1998年,在《Upside》評出的年度「巨頭」中,錢伯斯脫穎而出,超越比爾·蓋茨名列第一。
但是思科還是一個發育中的巨人,收入只有微軟的一半,英特爾的五分之一。他在網路市場的地位還無法同微軟和英特爾在業界的位置相匹敵。而且在公眾眼中,思科仍沒什麼名氣。業內人士開玩笑說,人們經常將Cisco與Sysco搞混,Sysco是一家為飯店和學校的咖啡屋提供食品的經銷商。但沒有人會將微軟和英特爾與食品公司搞混。思科似乎被品牌認知所困擾。錢伯斯也急於要提高公司的形象,並利用大眾媒體進行品牌宣傳。
同時,錢伯斯是一個非常「講政治」的商人。思科很早就在華盛頓設立了辦事處。錢伯斯尋找一切機會與喬·克萊因(美國司法部反壟斷部門微軟案負責官員)「溝通」。錢伯斯是矽谷與政界打交道的頭面人物之一,還兼任美國總統貿易政策委員會委員

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
錢伯斯曾預言:「IT業已經歷了四代,第一代是大型機時代,IBM唱了主角;第二代是小型機時代,DEC曾一度占據主角;第三代是PC和區域網時代,英特爾和微軟唱了主角;第四代是網路時代,思科將唱主角。思科在第四個時代有能力起主導作用。」隨著互聯網浪潮洶涌而起,錢伯斯的預言似乎指日可待。
互聯網大大刺激了市場需求,成為公司發展的最強大的推銷力量。當然,思科也得以身作則,首先將自己變成互聯網公司。於是,利用互聯網,實行授權管理成為錢伯斯的新法寶。互聯網是商業世界裡的平衡器(equalizer)。思科在所有方面利用了互聯網,所以能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能夠擊敗強大的競爭對手,並使它們成為合作夥伴。現在,思科更進一步與朗訊、北方電信、西門子等競爭。
互聯網改變了思科的一切。互聯網也使虛擬製造、降低庫存等等成為可能。客戶82%的定單通過網上下達,相當於每天4000萬美元;85%的客戶支持通過網路進行;每月接到2萬份求職書的90%來自網路;思科能在24小時內做出財務結算;等等。互聯網應用給思科每年節約6億美元,這比許多競爭對手的研發預算還多。
更重要的是,由於思科充分應用互聯網,全球范圍內每個競爭領域的成本和盈利及等數據和信息變得透明,從而公司能夠充分授權,員工可以快速決策,這些決策以前只有CEO或是財務總監才能做出。一線的經理能夠在每個季度結束後的第一個星期就知道,為什麼原訂目標未能達到,是因為網路問題、零部件問題還是因為競爭加劇?這極大地改進了效率。結果是,思科每個員工平均所創造的收入高達70萬美元,而傳統公司競爭對手只有22萬美元。
1995年,思科成為世界最大的網路設備製造商。進入2000年,思科年銷售額高達180億美元,雇員31,000人,市值達到4440億美元,僅次於 GE(通用電氣)的5050億美元和Intel(英特爾)的4460億美元,並且它還首次超過了微軟的3580億美元。
2000年3月27日,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思科總市值竟達到5550億美元,一度超過微軟成為美國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雖然登上世界巔峰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為了這一刻,微軟花了將近25年的時間才爬到現在的位置上,而思科僅花了16年的時間。
在風雲變幻的股市,沒有永遠的第一。從50年代中期到現在,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變化不定,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和AT&T曾經獨領風騷達19年半和13年半之久,之後讓位給埃克森(石油)。到90年代中期,通用電氣上升到第一位,做了4年多的霸主又被微軟取代。思科取代過微軟,但很快又被微軟超過。一時間,微軟、通用和思科(加上英特爾)之間「王位之爭」成為資本市場的一道風景,當時通用電氣的市場價值大約是收入的4.8倍,微軟是18倍,思科是35.8倍。當然,隨著技術股市場出現大幅調整,傳統產業通用電氣很快卷土重來。
思科神話能否延續?
錢伯斯被認為最擅長在困難中使企業揚長避短度過難關,就連他自己本人也這么認為。但是新世紀的這場全球性IT寒冬還是遠遠超越了他的經歷和經驗。按他的話說,美國的互聯網經濟正在遭受「一百年來的最大的洪災」。出現這樣的局面是事先誰也沒有料到的,「對我們身臨其境的這些人來說,事先也決沒有什麼好辦法來預見到這一點」。
當記者問他網路經濟是否會重新讓人激動不已時,他這樣回答道:「我的父母一直教育我,要從生活中積累經驗,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發展有時並不能馬上如人所願,所以互聯網經濟的重振也許需要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長的時間。」
思科,曾經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企業之一,如今也不得不與互聯網公司一起承受痛苦。不僅經營虧損,銷售嚴重滑坡,自從2000年3月以來,市值損失更是達到4300億美元,大幅縮水至1540億美元,為有史以來投資人所遭

④ 港股"代碼04開頭"的股票可以參與買賣嗎如何參與 都是戴爾、英特爾、微軟、思科等的外國公司。

您好,最主要是看個股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是否有人炒作。還要看最近的大勢是如何的,多多關注這支股票的公司業績以及走向。像你問的戴爾,英特爾這些都是股票,他們的業績應該不錯。希望能幫到您。

⑤ 請問生產感測器的上市公司有哪幾家。

第名:歌爾聲學

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6月,2008年5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主營業務為電聲器件、電子配件和LED封裝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為全球頂級廠商提供產品與服務,客戶涵蓋三星、LG、松下、索尼、谷歌、微軟、繽特力、思科等。

第2名:大華股份

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領先的監控產品供應商和解決方案服務商,2008年5月成功在A股上市。

第3名:航天電子

航天時代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航天電子)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旗下從事航天電子測控、航天電子對抗、航天制導、航天電子元器件專業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其子公司長征火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磁致伸縮位移感測器。

第4名:華天科技

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2月,2007年11月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上市。華天科技主要從事半導體集成電路、MEMS感測器、半導體元器件的封裝測試業務。

第5名:東風科技

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汽車零部件研發、製造、銷售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為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占公司總股本的75%。公司創立於1997年6月,由原東風汽車公司儀表公司改制組建東風汽車電子儀表股份有限公司,同年7月3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第6名:航天機電

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航天機電」)成立於1998年5月28日,是上海航天工業總公司、上海舒樂電器總廠(現更名為上海航天有線電廠)、上海新光電訊廠和上海儀表廠(現更名為上海儀表廠有限責任公司)等四家企業依託航天高科技優勢共同發起,以募集設立方式設立的股份(上市)有限公司。

第7名:通鼎互聯

通鼎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1999年,佔地2100多畝,總資產118億元,是專業從事通信用光纖光纜、通信電纜、鐵路信號電纜、城市軌道交通電纜、RF電纜、特種光電纜、光器件和機電通信設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工程服務,並涉足房地產、金融等多元領域的國家級優秀民營企業集團。

第8名:華工科技

華工科技成立於1999年7月28日,200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華中地區第一家由高校產業重組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其下屬有華工激光、華工正源、華工高理、華工圖像、海恆化誠等企業。

第9名:科陸電子

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於2007年3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科陸電子主營電工儀器儀表與電力自動化,生產溫度感測器壓力感測器、液位感測器、位移感測器、流量開關感測器、速度感測器、稱重感測器等。

第10名:士蘭微

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士蘭微)1997年成立,是專業從事集成電路晶元設計以及半導體微電子相關產品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現在的主要產品是集成電路和半導體產品。

(5)思科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感測器相關的現行國家標准

GB/T 14479-1993 感測器圖用圖形符號

GB/T 15478-1995 壓力感測器性能試驗方法

GB/T 15768-1995 電容式濕敏元件與濕度感測器總規范

GB/T 15865-1995 攝像機(PAL/SECAM/NTSC)測量方法第1部分:非廣播單感測器攝像機

GB/T 13823.17-1996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的校準方法聲靈敏度測試

GB/T 18459-2001 感測器主要靜態性能指標計算方法

GB/T 18806-2002 電阻應變式壓力感測器總規范

GB/T 18858.2-2002 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控制器-設備介面(CDI) 第2部分:執行器感測器介面(AS-i)

GB/T 18901.1-2002 光纖感測器第1部分:總規范

GB/T 19801-2005 無損檢測聲發射檢測聲發射感測器的二級校準

GB/T 7665-2005 感測器通用術語

GB/T 7666-2005 感測器命名法及代號

GB/T 11349.1-2006 振動與沖擊機械導納的試驗確定第1部分:基本定義與感測器

GB/T 20521-2006 半導體器件第14-1部分: 半導體感測器-總則和分類

GB/T 14048.15-2006 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第5-6部分:控制電路電器和開關元件-接近感測器和開關放大器的DC介面(NAMUR)

GB/T 20522-2006 半導體器件第14-3部分: 半導體感測器-壓力感測器

GB/T 20485.11-2006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校準方法第11部分:激光干涉法振動絕對校準

GB/T 20339-2006 農業拖拉機和機械固定在拖拉機上的感測器聯接裝置技術規范

GB/T 20485.21-2007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校準方法第21部分:振動比較法校準

GB/T 20485.13-2007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校準方法第13部分: 激光干涉法沖擊絕對校準

GB/T 13606-2007 土工試驗儀器岩土工程儀器振弦式感測器通用技術條件

GB/T 21529-2008 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氣透過率的測定電解感測器法

GB/T 20485.1-2008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校準方法第1部分: 基本概念

GB/T 20485.12-2008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校準方法第12部分:互易法振動絕對校準

GB/T 20485.22-2008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校準方法第22部分:沖擊比較法校準

GB/T 7551-2008 稱重感測器

GB 4793.2-2008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第2部分:電工測量和試驗用手持和手操電流感測器的特殊要求

GB/T 13823.20-2008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校準方法加速度計諧振測試通用方法

GB/T 13823.19-2008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的校準方法地球重力法校準

GB/T 25110.1-2010 工業自動化系統與集成工業應用中的分布式安裝第1部分:感測器和執行器

GB/T 20485.15-2010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校準方法第15部分:激光干涉法角振動絕對校準

GB/T 26807-2011 硅壓阻式動態壓力感測器

GB/T 20485.31-2011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的校準方法第31部分:橫向振動靈敏度測試

GB/T 13823.4-1992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的校準方法磁靈敏度測試

GB/T 13823.5-1992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的校準方法安裝力矩靈敏度測試

GB/T 13823.6-1992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的校準方法基座應變靈敏度測試

GB/T 13823.8-1994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的校準方法橫向振動靈敏度測試

GB/T 13823.9-1994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的校準方法橫向沖擊靈敏度測試

GB/T 13823.12-1995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的校準方法安裝在鋼塊上的無阻尼加速度計共振頻率測試

GB/T 13823.14-1995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的校準方法離心機法一次校準

GB/T 13823.15-1995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的校準方法瞬變溫度靈敏度測試法

GB/T 13823.16-1995 振動與沖擊感測器的校準方法溫度響應比較測試法

GB/T 13866-1992 振動與沖擊測量描述慣性式感測器特性的規定

⑥ 1、 思科(CISCO)產生於哪裡創始人是誰他們什麼時候離開公司生產什麼產品第一台路由

Cisco Systems, Inc. 思科系統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互聯網設備供應商。它的網路設備和應用方案將世界各地的人、計算設備以及網路聯結起來,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利用各種設備傳送信息。思科公司向客戶提供端到端的網路方案,使客戶能夠建立起其自己的統一信息基礎設施或者與其他網路相連。 思科公司提供業界范圍最廣的網路硬體產品、互聯網操作系統(IOS)軟體、網路設計和實施等專業技術支持,並與合作夥伴合作提供網路維護、優化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和專業化培訓服務。
思科的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何塞,在馬薩諸塞州的Chelmsford和北卡羅來納州研究三角園(Research Triangle Park)的分部負責思科公司部分重要的業務運作。
思科公司及其客戶每天都在為推進互聯網的發展而努力。思科相信,互聯網的發展將極大地改變企業的運營方式,產生"全球網路經濟"模式。這一模式使任何規模的企業都能使用信息交換技術來保持一種強大、交互性的業務關系。
思科公司自身就是"全球網路經濟"模式的受益者。利用跨越互聯網以及內部網的網路應用,運營成本大幅降低,直接收入增加。這為思科每年增加8.25億美元的收入,同時也增加了客戶與合作夥伴的滿意度。思科在客戶支持、產品預定以及交貨時間上的競爭力也隨之大大提高了。思科公司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商務站點,公司全球業務90%的交易是在網上完成的。
思科公司是美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從1986年生產第一台路由器以來,思科公司在其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佔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成為市場的領導者。1990年上市以來,思科公司的年收益已從6900萬美元上升到2001財年的222.9億美元。公司在全球現有36000多名員工。
當比爾·蓋茨、拉里·艾利森、邁克爾·戴爾和史蒂夫·喬布斯等大學輟學生如同程咬金一般在70年代、80年代紛紛殺出,彷彿要將整個IT業一舉統治在「大學輟學生」的手下。今天看來,這個「陽謀」基本上算是大功告成。
除了IBM、惠普等幾個IT「古董」級依然老當益壯外,以高科技著稱的IT業基本上就是這些「低文憑」梟雄們霸據的地盤了。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還是有一些高學歷的人創辦的公司也「奪取」了一些地盤,其中以斯坦福兩位老師創辦的思科(Cisco)最為風光。2000年,思科以5320億美元驚人的數字成為全世界市場價值最高的企業(最近20年內,IT業內只有微軟和思科登上過這個世界最高峰)。當然,形勢很快急轉直下。
由於思科並不向大眾消費者提供產品,因此,思科在業界業外,都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公司:我們知道思科股票的爬升,但是不知道它的來龍去脈;我們知道思科以知識產權的武器狀告了華為,但是不知道思科自身知識產權的緣由;我們知道錢伯斯是思科航行的舵手,但是不知道公司創始人和主席莫里奇的情況;我們知道思科最近歷經的痛苦和裁員的消息,但是不知道錢伯斯打破自己「永不裁員」的誓言的巨大痛苦。
是的,提起歷史,思科不但無法與IBM、英特爾等比擬,也無法與微軟、Oracle等,說到文化,思科也無法與蘋果、惠普等比擬,但是,思科的確是矽谷的財富之神,互聯網顛峰的化身,新經濟的象徵。思科代表了互聯網這10年的輝煌,代表了矽谷這10年的榮耀。
讓我們走進思科的歷史深處,更真切地聆聽它前行的腳步,把握它跳動的脈搏。
Cisco,一個1984年才成立的公司,市值居然與藍色巨人IBM相當。思科的股票是過去10年中最熱的股票之一,自1990年上市以來增值100倍以上。公司市場價值一度超越微軟和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
1995年,思科成為世界最大的網路設備製造商。進入2000年,思科年銷售額高達180億美元,雇員31,000人,市值達到4440億美元,僅次於GE(通用電氣)的5050億美元和Intel(英特爾)的4460億美元,並且它還首次超過了微軟的3580億美元。
2000年3月27日,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思科總市值竟達到5550億美元,一度超過微軟成為美國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雖然登上世界巔峰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為了這一刻,微軟花了將近25年的時間才爬到現在的位置上,而思科僅花了16年的時間。
思科公司是美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從1986年生產第一台路由器以來,思科公司在其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佔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成為市場的領導者。1990年上市以來,思科公司的年收益已從6900萬美元上升到2001財年的222.9億美元。公司在全球現有36000多名員工。
思科並購「成癮」,自1993年並購Crescendo以來,思科用了十年不到的時間並購了81家公司,從來沒有一個公司的並購像思科這般成功。
1984年,思科在矽谷的聖何塞成立,創始人是斯坦福的一對教師夫婦列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 Bosack)和桑德拉·勒納(Sandy Lerner)。波薩克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的計算機中心主任,勒納是斯坦福商學院的計算機中心主任。兩位計算機主任聯姻也是一段佳話。更重要的佳話當然是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型的聯網設備,用於斯坦福校園網路(SUNet),將校園內不兼容的計算機區域網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網路。這種裝置叫「多協議路由器」,它標志著聯網時代的真正到來。
這些路由器是70年代後期開發完成,夫婦倆准備自己開設公司,將其商業化。為此,夫婦倆與斯坦福大學之間圍繞知識產權問題而產生了糾紛,畢竟,這些產品屬於「職務發明」,校方擁有知識產權。好在,斯坦福大學在知識產權方面沒有採取傳統死板的態度,而是網開一面,沒有再深入追究(當然也收取了一定的專利費)。今天看來,校方當時沒有「殺雞取卵」實在是英明舉措。否則,就不會有當今網路設備霸主的存在,也不會有波薩克和勒納天文數字般的捐款。開放的斯坦福以放棄知識產權獲得了巨大的「投資回報」,夫婦倆也在大發其財後對校方感恩不盡,盡力回饋母校。
夫婦倆都非常聰明,也非常勤奮,當然更是非常幸運,他們在合適的時機把握了一個極佳的機遇。1986年3月,第一款產品終於推出。這些路由器成為公司邁向康莊大道的基石。也正是這些路由器,將世界上不同的網路拼湊起來,形成了今天龐大的互聯網。Cisco的名字取自Francisco,那裡有座聞名於世界的金門大橋,在信息時代,她也會因思科所構築的網路間暢通無阻的「金橋」,而更加知名。夫婦倆在1990年退出了思科。
約翰·錢伯斯是互聯網領域全球領先廠商思科系統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他在1991年1月加盟思科系統公司擔任副總裁時,公司當年的銷售收入僅為7000萬美元,市場價值為6億美元。在他從1995年1月開始擔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最近4年間,思科系統公司在聯網工業的主要領域確立了領先地位,同時拓展新的市場領域。到1999財政年度,思科系統公司的銷售收入達到了121.4億美元。
最近,位於美國矽谷的《Upside雜志》將約翰·錢伯斯評為"數字世界之王";美國《商業周刊》也在短短3年間第2次將他評為全球前25位高級企業總裁之一。在《電子商務》雜志對全球高層管理人士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錢伯斯被選為1997年的"年度最佳首席執行官"。此外,作為公認的全球商業界最具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的企業領導人之一,錢伯斯還被選入了柯林頓總統的貿易政策委員會。
最近,在白宮的一次會議上,柯林頓總統與戈爾副總統在談到思科系統公司時說,思科系統公司"不但在聯網工業領域,在任何領域都是最出色的公司"。他們還認為,錢伯斯是聯網工業界、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真正領導者。
19年前初創的思科系統公司是信息產業界成長最快的公司。在短短的十多年中,思科系統公司的市場價值已超過40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實力的十大公司之一。 如何利用互聯網提供的機會獲得穩定的競爭優勢,思科系統公司堪稱典範。1997年,思科系統公司的電子商務交易佔全球交易額的三分之一。目前,思科系統公司73%的訂貨過程通過互聯網進行。1998年,《福布斯》雜志將思科系統公司評為"美國發展勢頭最強勁的公司",《財富》雜志則將思科系統公司列為"美國25家最佳任職公司"之一。

矽穀神話的另類代表
50多歲的錢伯斯,中等個頭,身材勻稱,金色捲曲而略顯稀疏的頭發,眼神專注,常掛著微笑。錢伯斯走進會場時,不像一位煞有其事的CEO,倒像是一位精力充沛的鄉村醫生,要為診所里滿屋的病人看病。這傢伙行動迅速,說話快得像拍賣商,帶著西弗吉尼亞的南方口音。他善於傾聽,並注意觀察對方的身體語言。他流利的表達與瀟灑的舉止總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這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美國南方人,他沒有任何技術背景,如今,這位CEO正成為計算機業最炙手可熱的明星,領導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公司。
錢伯斯的成功是矽穀神話的另類代表。矽谷流行這樣的說法——要想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只有兩種可能:要麼你是一家公司的創始人,要麼你是一名傑出的工程師。而錢伯斯卻兩者都不是,他既沒有參與創建現在所領導的思科公司,也不是一名工程師,甚至不了解思科產品中某些更深的技術細節。但是,思科在其涉足的所有領域幾乎都占據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其股票在上市後持續飛速上揚,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思科的成功應該歸功於錢伯斯卓越的戰略遠見和操作能力。

在失敗中學習
思科是錢伯斯工作過的第一家成功的公司。以前他在IBM和王安公司期間,恰逢兩家公司的衰敗期。他明白這種衰敗都是由於對計算機產業陳舊而落後的思想造成的,因此他知道,如果自己也犯這種錯誤,思科照樣會重蹈舊轍。
錢伯斯四處出訪,廣交朋友。並與Compaq、微軟、英特爾建立起非同尋常的盟友關系。這位沉穩自信、風度翩翩的老闆,精力充沛,看上去遠比實際年齡年輕。他很清楚,自己要進入與比爾·蓋茨和安迪·格羅夫比肩的行列並不容易。他有這個自知之明,他的謙遜是真誠的,並不是那種總是尋找聚光燈的總裁。小時候,錢伯斯就很害怕上台講話,而且一直不喜歡公開演講。上了小學,他被告知患有誦讀困難症,但這並沒有嚇退他,他努力克服了自己的缺陷,當他還在西維吉尼亞大學就讀法律專業時,就很喜歡打籃球,從中他體會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後來他獲得法學士學位,然後又從到印地安那大學攻讀MBA,以及西弗吉尼亞大學法學博士學位。錢伯斯與他高中同學伊蓮娜·巴拉特結婚,並育有一子一女。
一匹來自矽谷的狼.
1991年,錢伯斯被當時思科的CEO約翰·莫里奇(John Morgridge)聘為全球運作高級副總裁。當時公司員工僅300人,年收入7000萬美元。1994年,他升至執行副總裁,開始與莫里奇及CTO——Edward Kozel一起為公司制定新的戰略思想:即快速從腰包里掏錢收購和兼並小公司,尤其是捕獲那些具有熱門技術和精明的工程技術人員的「獵狗」。
此前,他們已小試牛刀。1993年8月,他們准備以9000萬美元收購Crescendo 公司。後來錢伯斯回憶起參加董事會前的恐懼:「我們不知道董事們將有什麼反應,因為按常理,高科技兼並的效果往往並不理想」。結果董事會卻開了綠燈,這大概是思科歷史上最英明的決策。一個月內,Crescendo成了囊中之物(到1996年,Crescendo的集線器收入就達5億美元)。從此思科胃口大開。
1995年,錢伯斯被任命為總裁兼CEO。思科的總收入已突破10億美元,且收購勢頭正猛。至1996年底,公司又收購了13家公司,其中包括第一條真正的大魚——Stratacom。這是一家年收入4億美元、有員工1200人的大公司。1996年4月,思科化了4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將其吃進。
購並的要訣在於消化。錢伯斯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們選擇了只吃「窩邊草」的策略。公司不收購矽谷以外的公司,這樣可省卻員工及家屬舉家遷移的麻煩。而且思科出手大方,贏得了慷慨的美名。通過四年的兼並,公司迅速挺進多個新市場,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專業人才庫。到1997年底,思科已用60億美元收購了19家公司,全球員工突破10000人。1997財年的65億美元收入中大約40%來自於收購的項目。由於嘗到了收購的甜頭,勢頭就更難以抑制。「我們將設法獲得我們所需的產品,一旦發現我們喜歡的東西,我們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得到它」。
錢伯斯在思科公司做了兩個大的變革,一是重視市場和客戶,根據客戶的要求來決定技術的方向,思科在過去10年中曾經7次改變方向,客戶向什麼樣的技術和產品遷移,思科也跟著改變,結果思科從一個單一生產路由器的公司變成一個生產25類網路通信設備的公司,而銷售額從7000萬美元增長到180億美元;二是把市場分段,在每個產品領域爭取第一或第二的位置。如果在某個領域做不到,就與夥伴合作,其實就是收購或者並購對方的公司,據說思科的第一個收購是因為它的客戶需要某一家公司的產品,於是它就決定把這家公司買過來。
通常網路設備新一代產品研發的周期是18個月到24個月,收購可以贏得半年到一年時間。「速度意味著銷售收入、市場份額和利潤。」當然,最秀色可餐的就是那些擁有最新技術、離推出產品還有一年左右的小公司。思科利用這一段時間把被收購公司的產品整合到思科的產品系列當中。既可充分利用思科品牌,銷售力量和市場主導地位,又能將這種技術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這種戰略十分有效,使得它如旋風一般地佔領了15個不同領域的市場。截止到2001年的7月,思科收購了61家公司,付出了幾百億美元的代價,而僅2000年,就以收購或換股並購的方式兼並了22家公司。自從思科轉向IP電話網路業務之後,它又開始購買軟體和生產數據機的公司。當然,在交易中除了現金之外,他們還使用「Cisco錢」,也就是思科股票。總之,「顧客需要,我又沒有,就去買吧」,已經成為思科收購活動的一個標准。
最具傳奇色彩的是一家生產光纖設備的公司Cerent公司。1999年,錢伯斯遇到這家新公司的CEO羅素,就單刀直入:「告訴我,我出多少錢能把你的公司買過來?」羅素先生也很風趣地:「告訴我吧,我花多少錢才能使你放棄這個想法?」最終,思科以價值69億美元的股票收購了這個當時兩年才1000多萬美元銷售收入的小公司。有人因此形容錢伯斯「像一匹來自矽谷的狼,不斷地搜尋適合兼並的獵物」。
錢伯斯的成績有口皆碑,矽谷的同仁更是心悅誠服。HP總裁兼CEO Platt說:「約翰值得我尊敬,因為是他將一個年輕的小公司發展成優秀的大企業,他太棒了,他收購了很多公司並讓它們在思科這把大傘下成功地運轉起來」。

領導藝術日趨成熟
錢伯斯並沒有為其所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這位極具競爭意識的老闆在口吐「獲勝的感覺美妙無比」一類的言語時總是流露出十足的真誠。過去的經歷告訴他:「使企業陷入困境的有兩大原因:一是遠離客戶,一是遠離員工」。他十分敬仰20年前的IBM:「他們確實能接近客戶,因而客戶也尊敬他們」。
在風景優美的公司總部,你很難找到他。因為他40%的時間都在旅途中。每天,他平均會見2-12個客戶。一般晚上7點才結束工作,然後他會邀請當地的員工一起吃比薩餅和喝啤酒。無論是在阿爾托斯山的家中,還是在旅館里,他每天晚上都親自核對思科的所有主要賬目:「我可能是這種規模的公司中唯一這樣做的CEO」。
在市場上,他魅力十足,口碑很好,而且為公司建立了長遠戰略。他說:「當時間以『互聯網年』來衡量時,即時光飛逝,根本無法去消除競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為自己買些時間。你無須通過公司的心臟下賭注,並讓全世界看到它流血。我認為這不必要,也沒有建設性」。
幾年下來,錢伯斯的領導藝術已走向成熟,他將公司策略歸納為四個方面:收集足夠多種類的產品,樹立思科是聯網上全方位的供應商;收購兼並工作系統化,使其成為專門的工作程序;界定企業范圍內用於網路工具的軟體標准;最後就是選擇正確的戰略夥伴。錢伯斯相信,只要他游刃有餘地發揮這些套路,他就會自然而然地實現第五個也是最終的目標:使思科成為基礎設施的主設計師。這個基礎設施,包括傳統的音頻通訊、甚至有線電視網等。如今,思科製造的路由器、轉換器和其它設備承載了全球80%的互聯網通信。

讓員工分享公司的成功和挑戰
思科的另一成功要訣就是留住熱門技術領域的人才。「你為每個員工支付了50萬至200萬美元,如果留不住他們,代價就太大了」。目前,公司員工的自願離職率只有6%,思科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全員期權方案:40%的期權是發放給了普通員工,而不是高層管理人士。「我剛從商學院畢業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我將會給所有員工發放期權,而其中有40%發給普通員工,我大概會說,這不是社會主義嗎?但我現在知道,這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的終極形式。這是一個將公司的目標與員工的目標結為一體,並讓員工分享公司的成功和挑戰的非常獨特的資本主義方式。它非常有效。」
一個普通員工,只要干滿12個月,在股權上的平均收益是3萬美元。「他們既不是產品線經理,也不是副總裁或主管,而是普通的個人投資者。」股票大大增強了公司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幾年前,作家喬·弗勞瓦(Joe Flowers)在一本書中寫到:「為什麼思科的員工總是在微笑呢?」他甚至還懷疑這些員工是不是都被洗腦了,然後他做了一道算術題:「如果你早在1992年時,就在思科工作了,並且是位高級系統工程師,大概分配有5000股票,如果你一直留著這些股票,那麼到現在,它的紅利都已經超過240萬美元了,足夠你在矽谷購置好幾套房子了。」最後喬·弗勞瓦說:微軟或者還有那麼幾個億萬富翁,不過思科的億萬富翁都成堆了,怪不得那些員工們天天樂呵呵的。1999年時,思科的雇員們一共持有價值4億3900萬美元的績優股。
對於想要收購的「獵物」,錢伯斯會親自檢查它的股票分布:股票是在幾個投資者手中還是在上層經理掌握之中?他們怎樣對待員工?以此來判斷企業文化是否與思科兼容。這種考察一般為6-12個月。有一次公司想收購一家眾人都看好的公司,產品對路,價錢也合適,但購並後必須解僱員工。最終錢伯斯還是放棄了。「購並成功的關鍵在於選擇,就像結婚一樣,如果只約會一次就結婚,婚姻就不太可能美滿。如果你知道擇偶條件,並花很多時間研究和追求,成功率就會提高」。
錢伯斯明白,如果固守自封,思科就會變成另一家DEC或IBM,他明白客戶最終會獲得內部知識和專業技能,從而脫離廠商的束縛。因此廠商必須不斷升級,在客戶面前實現增值。同時,思科必須擺脫路由器的界限,用更多的產品吸引更多的客戶。但路由器是根基,目前仍占收入的50%左右,錢伯斯的目光投向了軟體。像PC一樣,路由器和交換機也受軟體控制,思科希望設立適用於整個網路業的標准。思科用IOS(互聯網操作系統)命名自己的軟體品牌,准備將其樹成繼PC操作系統和網路操作系統之後的新方向。但競爭對手3Com的 CEO Eric認為:思科的軟體策略僅僅是一種促銷的老招,他認為IOS決不是真正的操作系統,而僅僅是普通軟體。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流傳很廣:當芬蘭的一位客戶在來思科後病倒了的時候,錢伯斯用專機把這位客戶的家人接到美國。由於該客戶對醫院的護理工作不甚滿意,錢伯斯立即讓他轉往更好的一家醫院。

成為「Wintelco」中的一員
思科的股票是10年中最熱的股票之一,自1990年上市以來已增值100倍以上,在其參與競爭的七大設備市場中,公司均名列第一或第二。在互聯網技術方面,它已遙遙領先。公司市場價值也僅次於微軟和英特爾,位居IT業第三席位。錢伯斯和他的公司,已無可爭議地邁入最高等級的高科技俱樂部。為此,媒體創造了一個新聞名詞叫「Wintelco」(更多的人懷疑是思科自己幕後創造的),將思科變成Wintel的後綴,意思就是計算機業將成為英特爾、微軟、思科三家天下。當叫到「Wintelco」一詞時,比爾·蓋茨咯咯笑起來,經過思考後,他說:「我們(與思科)的關系可能有點像我們與英特爾的關系。當然,這種關系比較新,還有待於進一步加深了解。我不認為我們有一個密切的三方聯盟。但據實際情況看,事態可能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Wintelco」這個名詞盡管別扭、可笑,但也真的確有其事。錢伯斯深知機遇與挑戰總是相伴而生,所以,他總是激勵員工勇於接受挑戰,培養鬥志。他常說:「我們必須向傳統思維挑戰,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都需要始終確立一個有挑戰性的目標。」在錢伯斯的領導下,思科在全球可算是業績非凡,旌旗所到之處,令市場震撼。它在網路方面取得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其成就可與微軟在PC操作系統、英特爾在微處理器市場上的地位相媲美。
比爾·蓋茨和格羅夫是這個產業的兩大偶像,與他們站在一起不會讓這個彬彬有禮的CEO感到畏縮。「微軟和英特爾用PC根本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而我們思科也相信,通過網路技術,我們也可以改變整個產業」。1998年,在《Upside》評出的年度「巨頭」中,錢伯斯脫穎而出,超越比爾·蓋茨名列第一。
但是思科還是一個發育中的巨人,收入只有微軟的一半,英特爾的五分之一。他在網路市場的地位還無法同微軟和英特爾在業界的位置相匹敵。而且在公眾眼中,思科仍沒什麼名氣。業內人士開玩笑說,人們經常將Cisco與Sysco搞混,Sysco是一家為飯店和學校的咖啡屋提供食品的經銷商。但沒有人會將微軟和英特爾與食品公司搞混。思科似乎被品牌認知所困擾。錢伯斯也急於要提高公司的形象,並利用大眾媒體進行品牌宣傳。
同時,錢伯斯是一個非常「講政治」的商人。思科很早就在華盛頓設立了辦事處。錢伯斯尋找一切機會與喬·克萊因(美國司法部反壟斷部門微軟案負責官員)「溝通」。錢伯斯是矽谷與政界打交道的頭面人物之一,還兼任美國總統貿易政策委員會委員

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
錢伯斯曾預言:「IT業已經歷了四代,第一代是大型機時代,IBM唱了主角;第二代是小型機時代,DEC曾一度占據主角;第三代是PC和區域網時代,英特爾和微軟唱了主角;第四代是網路時代,思科將唱主角。思科在第四個時代有能力起主導作用。」隨著互聯網浪潮洶涌而起,錢伯斯的預言似乎指日可待。
互聯網大大刺激了市場需求,成為公司發展的最強大的推銷力量。當然,思科也得以身作則,首先將自己變成互聯網公司。於是,利用互聯網,實行授權管理成為錢伯斯的新法寶。互聯網是商業世界裡的平衡器(equalizer)。思科在所有方面利用了互聯網,所以能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能夠擊敗強大的競爭對手,並使它們成為合作夥伴。現在,思科更進一步與朗訊、北方電信、西門子等競爭。
互聯網改變了思科的一切。互聯網也使虛擬製造、降低庫存等等成為可能。客戶82%的定單通過網上下達,相當於每天4000萬美元;85%的客戶支持通過網路進行;每月接到2萬份求職書的90%來自網路;思科能在24小時內做出財務結算;等等。互聯網應用給思科每年節約6億美元,這比許多競爭對手的研發預算還多。
更重要的是,由於思科充分應用互聯網,全球范圍內每個競爭領域的成本和盈利及等數據和信息變得透明,從而公司能夠充分授權,員工可以快速決策,這些決策以前只有CEO或是財務總監才能做出。一線的經理能夠在每個季度結束後的第一個星期就知道,為什麼原訂目標未能達到,是因為網路問題、零部件問題還是因為競爭加劇?這極大地改進了效率。結果是,思科每個員工平均所創造的收入高達70萬美元,而傳統公司競爭對手只有22萬美元。
1995年,思科成為世界最大的網路設備製造商。進入2000年,思科年銷售額高達180億美元,雇員31,000人,市值達到4440億美元,僅次於GE(通用電氣)的5050億美元和Intel(英特爾)的4460億美元,並且它還首次超過了微軟的3580億美元。
2000年3月27日,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思科總市值竟達到5550億美元,一度超過微軟成為美國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雖然登上世界巔峰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為了這一刻,微軟花了將近25年的時間才爬到現在的位置上,而思科僅花了16年的時間。
在風雲變幻的股市,沒有永遠的第一。從50年代中期到現在,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變化不定,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和AT&T曾經獨領風騷達19年半和13年半之久,之後讓位給埃克森(石油)。到90年

⑦ 2000年的美國互聯網泡沫具體是怎麼回事

互聯網來泡沫(又稱科網泡沫源或dot泡沫)指自1995年至2001年間的投機泡沫,在歐美及亞洲多個國家的股票市場中,與科技及新興的互聯網相關企業股價高速上升的事件,在2000年3月10日NASDAQ指數到達5048.62的最高點時到達頂峰。在此期間,西方國家的股票市場看到了其市值在互聯網板塊及相關領域帶動下的快速增長。這一時期的標志是成立了一群大部分最終投資失敗的,通常被稱為「COM」的互聯網公司。股價的飆升和買家炒作的結合,以及風險投資的廣泛利用,創造了一個溫床,使得這些企業摒棄了標準的商業模式,突破(傳統模式的)底線,轉而關注於如何增加市場份額。
呵呵,你的問題至少可以寫一本300頁的書籍。
關於2000年的互聯網蕭條,曾經有美國人寫了一本書.互聯網泡沫其實只是人們在早期對互聯網的期望過高,而後產業信心消失後,造成的短時期的下滑.
戰爭相當於健美訓練.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積累,相當於一個人天天吃蛋白質,若是不把能量很高的蛋白質消耗掉,並轉化為新的力量,否則人會蛋白質中毒的.
戰爭是一個國家的兩個輪子.

⑧ CISCO是什麼東西來的呀

CISCO是世界上第一家生產路由器的。
整個互聯網的骨幹網路有70%的設備由CISCO提供。

國內的有華為,所以說學網路不一定必須學它。

⑨ 海思科股票好不好

你好,該股屬於醫葯板塊,近期走勢穩步攀升,有望突破前期高點27.39元,MACD金叉向上,建議現價介入持股等待拉升,祝你股市獲利。

⑩ 第一台路由器是由哪家公司推出的

思科公司是美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從1986年生產第一台路由器以來,

Cisco Systems, Inc. 思科系統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互聯網設備供應商。它的網路設備和應用方案將世界各地的人、計算設備以及網路聯結起來,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利用各種設備傳送信息。思科公司向客戶提供端到端的網路方案,使客戶能夠建立起其自己的統一信息基礎設施或者與其他網路相連。 思科公司提供業界范圍最廣的網路硬體產品、互聯網操作系統(IOS)軟體、網路設計和實施等專業技術支持,並與合作夥伴合作提供網路維護、優化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和專業化培訓服務。
思科的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何塞,在馬薩諸塞州的Chelmsford和北卡羅來納州研究三角園(Research Triangle Park)的分部負責思科公司部分重要的業務運作。
思科公司及其客戶每天都在為推進互聯網的發展而努力。思科相信,互聯網的發展將極大地改變企業的運營方式,產生"全球網路經濟"模式。這一模式使任何規模的企業都能使用信息交換技術來保持一種強大、交互性的業務關系。
思科公司自身就是"全球網路經濟"模式的受益者。利用跨越互聯網以及內部網的網路應用,運營成本大幅降低,直接收入增加。這為思科每年增加8.25億美元的收入,同時也增加了客戶與合作夥伴的滿意度。思科在客戶支持、產品預定以及交貨時間上的競爭力也隨之大大提高了。思科公司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商務站點,公司全球業務90%的交易是在網上完成的。
思科公司是美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從1986年生產第一台路由器以來,思科公司在其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佔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成為市場的領導者。1990年上市以來,思科公司的年收益已從6900萬美元上升到2001財年的222.9億美元。公司在全球現有36000多名員工。
當比爾·蓋茨、拉里·艾利森、邁克爾·戴爾和史蒂夫·喬布斯等大學輟學生如同程咬金一般在70年代、80年代紛紛殺出,彷彿要將整個IT業一舉統治在「大學輟學生」的手下。今天看來,這個「陽謀」基本上算是大功告成。
除了IBM、惠普等幾個IT「古董」級依然老當益壯外,以高科技著稱的IT業基本上就是這些「低文憑」梟雄們霸據的地盤了。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還是有一些高學歷的人創辦的公司也「奪取」了一些地盤,其中以斯坦福兩位老師創辦的思科(Cisco)最為風光。2000年,思科以5320億美元驚人的數字成為全世界市場價值最高的企業(最近20年內,IT業內只有微軟和思科登上過這個世界最高峰)。當然,形勢很快急轉直下。
由於思科並不向大眾消費者提供產品,因此,思科在業界業外,都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公司:我們知道思科股票的爬升,但是不知道它的來龍去脈;我們知道思科以知識產權的武器狀告了華為,但是不知道思科自身知識產權的緣由;我們知道錢伯斯是思科航行的舵手,但是不知道公司創始人和主席莫里奇的情況;我們知道思科最近歷經的痛苦和裁員的消息,但是不知道錢伯斯打破自己「永不裁員」的誓言的巨大痛苦。
是的,提起歷史,思科不但無法與IBM、英特爾等比擬,也無法與微軟、Oracle等,說到文化,思科也無法與蘋果、惠普等比擬,但是,思科的確是矽谷的財富之神,互聯網顛峰的化身,新經濟的象徵。思科代表了互聯網這10年的輝煌,代表了矽谷這10年的榮耀。
讓我們走進思科的歷史深處,更真切地聆聽它前行的腳步,把握它跳動的脈搏。
Cisco,一個1984年才成立的公司,市值居然與藍色巨人IBM相當。思科的股票是過去10年中最熱的股票之一,自1990年上市以來增值100倍以上。公司市場價值一度超越微軟和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
1995年,思科成為世界最大的網路設備製造商。進入2000年,思科年銷售額高達180億美元,雇員31,000人,市值達到4440億美元,僅次於GE(通用電氣)的5050億美元和Intel(英特爾)的4460億美元,並且它還首次超過了微軟的3580億美元。
2000年3月27日,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思科總市值竟達到5550億美元,一度超過微軟成為美國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雖然登上世界巔峰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為了這一刻,微軟花了將近25年的時間才爬到現在的位置上,而思科僅花了16年的時間。
思科公司是美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從1986年生產第一台路由器以來,思科公司在其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佔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成為市場的領導者。1990年上市以來,思科公司的年收益已從6900萬美元上升到2001財年的222.9億美元。公司在全球現有36000多名員工。
思科並購「成癮」,自1993年並購Crescendo以來,思科用了十年不到的時間並購了81家公司,從來沒有一個公司的並購像思科這般成功。
1984年,思科在矽谷的聖何塞成立,創始人是斯坦福的一對教師夫婦列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 Bosack)和桑德拉·勒納(Sandy Lerner)。波薩克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的計算機中心主任,勒納是斯坦福商學院的計算機中心主任。兩位計算機主任聯姻也是一段佳話。更重要的佳話當然是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型的聯網設備,用於斯坦福校園網路(SUNet),將校園內不兼容的計算機區域網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網路。這種裝置叫「多協議路由器」,它標志著聯網時代的真正到來。
這些路由器是70年代後期開發完成,夫婦倆准備自己開設公司,將其商業化。為此,夫婦倆與斯坦福大學之間圍繞知識產權問題而產生了糾紛,畢竟,這些產品屬於「職務發明」,校方擁有知識產權。好在,斯坦福大學在知識產權方面沒有採取傳統死板的態度,而是網開一面,沒有再深入追究(當然也收取了一定的專利費)。今天看來,校方當時沒有「殺雞取卵」實在是英明舉措。否則,就不會有當今網路設備霸主的存在,也不會有波薩克和勒納天文數字般的捐款。開放的斯坦福以放棄知識產權獲得了巨大的「投資回報」,夫婦倆也在大發其財後對校方感恩不盡,盡力回饋母校。
夫婦倆都非常聰明,也非常勤奮,當然更是非常幸運,他們在合適的時機把握了一個極佳的機遇。1986年3月,第一款產品終於推出。這些路由器成為公司邁向康莊大道的基石。也正是這些路由器,將世界上不同的網路拼湊起來,形成了今天龐大的互聯網。Cisco的名字取自Francisco,那裡有座聞名於世界的金門大橋,在信息時代,她也會因思科所構築的網路間暢通無阻的「金橋」,而更加知名。夫婦倆在1990年退出了思科。
約翰·錢伯斯是互聯網領域全球領先廠商思科系統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他在1991年1月加盟思科系統公司擔任副總裁時,公司當年的銷售收入僅為7000萬美元,市場價值為6億美元。在他從1995年1月開始擔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最近4年間,思科系統公司在聯網工業的主要領域確立了領先地位,同時拓展新的市場領域。到1999財政年度,思科系統公司的銷售收入達到了121.4億美元。
最近,位於美國矽谷的《Upside雜志》將約翰·錢伯斯評為"數字世界之王";美國《商業周刊》也在短短3年間第2次將他評為全球前25位高級企業總裁之一。在《電子商務》雜志對全球高層管理人士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錢伯斯被選為1997年的"年度最佳首席執行官"。此外,作為公認的全球商業界最具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的企業領導人之一,錢伯斯還被選入了柯林頓總統的貿易政策委員會。
最近,在白宮的一次會議上,柯林頓總統與戈爾副總統在談到思科系統公司時說,思科系統公司"不但在聯網工業領域,在任何領域都是最出色的公司"。他們還認為,錢伯斯是聯網工業界、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真正領導者。
19年前初創的思科系統公司是信息產業界成長最快的公司。在短短的十多年中,思科系統公司的市場價值已超過40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實力的十大公司之一。 如何利用互聯網提供的機會獲得穩定的競爭優勢,思科系統公司堪稱典範。1997年,思科系統公司的電子商務交易佔全球交易額的三分之一。目前,思科系統公司73%的訂貨過程通過互聯網進行。1998年,《福布斯》雜志將思科系統公司評為"美國發展勢頭最強勁的公司",《財富》雜志則將思科系統公司列為"美國25家最佳任職公司"之一。

矽穀神話的另類代表
50多歲的錢伯斯,中等個頭,身材勻稱,金色捲曲而略顯稀疏的頭發,眼神專注,常掛著微笑。錢伯斯走進會場時,不像一位煞有其事的CEO,倒像是一位精力充沛的鄉村醫生,要為診所里滿屋的病人看病。這傢伙行動迅速,說話快得像拍賣商,帶著西弗吉尼亞的南方口音。他善於傾聽,並注意觀察對方的身體語言。他流利的表達與瀟灑的舉止總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這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美國南方人,他沒有任何技術背景,如今,這位CEO正成為計算機業最炙手可熱的明星,領導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公司。
錢伯斯的成功是矽穀神話的另類代表。矽谷流行這樣的說法——要想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只有兩種可能:要麼你是一家公司的創始人,要麼你是一名傑出的工程師。而錢伯斯卻兩者都不是,他既沒有參與創建現在所領導的思科公司,也不是一名工程師,甚至不了解思科產品中某些更深的技術細節。但是,思科在其涉足的所有領域幾乎都占據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其股票在上市後持續飛速上揚,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思科的成功應該歸功於錢伯斯卓越的戰略遠見和操作能力。

在失敗中學習
思科是錢伯斯工作過的第一家成功的公司。以前他在IBM和王安公司期間,恰逢兩家公司的衰敗期。他明白這種衰敗都是由於對計算機產業陳舊而落後的思想造成的,因此他知道,如果自己也犯這種錯誤,思科照樣會重蹈舊轍。
錢伯斯四處出訪,廣交朋友。並與Compaq、微軟、英特爾建立起非同尋常的盟友關系。這位沉穩自信、風度翩翩的老闆,精力充沛,看上去遠比實際年齡年輕。他很清楚,自己要進入與比爾·蓋茨和安迪·格羅夫比肩的行列並不容易。他有這個自知之明,他的謙遜是真誠的,並不是那種總是尋找聚光燈的總裁。小時候,錢伯斯就很害怕上台講話,而且一直不喜歡公開演講。上了小學,他被告知患有誦讀困難症,但這並沒有嚇退他,他努力克服了自己的缺陷,當他還在西維吉尼亞大學就讀法律專業時,就很喜歡打籃球,從中他體會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後來他獲得法學士學位,然後又從到印地安那大學攻讀MBA,以及西弗吉尼亞大學法學博士學位。錢伯斯與他高中同學伊蓮娜·巴拉特結婚,並育有一子一女。
一匹來自矽谷的狼.
1991年,錢伯斯被當時思科的CEO約翰·莫里奇(John Morgridge)聘為全球運作高級副總裁。當時公司員工僅300人,年收入7000萬美元。1994年,他升至執行副總裁,開始與莫里奇及CTO——Edward Kozel一起為公司制定新的戰略思想:即快速從腰包里掏錢收購和兼並小公司,尤其是捕獲那些具有熱門技術和精明的工程技術人員的「獵狗」。
此前,他們已小試牛刀。1993年8月,他們准備以9000萬美元收購Crescendo 公司。後來錢伯斯回憶起參加董事會前的恐懼:「我們不知道董事們將有什麼反應,因為按常理,高科技兼並的效果往往並不理想」。結果董事會卻開了綠燈,這大概是思科歷史上最英明的決策。一個月內,Crescendo成了囊中之物(到1996年,Crescendo的集線器收入就達5億美元)。從此思科胃口大開。
1995年,錢伯斯被任命為總裁兼CEO。思科的總收入已突破10億美元,且收購勢頭正猛。至1996年底,公司又收購了13家公司,其中包括第一條真正的大魚——Stratacom。這是一家年收入4億美元、有員工1200人的大公司。1996年4月,思科化了4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將其吃進。
購並的要訣在於消化。錢伯斯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們選擇了只吃「窩邊草」的策略。公司不收購矽谷以外的公司,這樣可省卻員工及家屬舉家遷移的麻煩。而且思科出手大方,贏得了慷慨的美名。通過四年的兼並,公司迅速挺進多個新市場,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專業人才庫。到1997年底,思科已用60億美元收購了19家公司,全球員工突破10000人。1997財年的65億美元收入中大約40%來自於收購的項目。由於嘗到了收購的甜頭,勢頭就更難以抑制。「我們將設法獲得我們所需的產品,一旦發現我們喜歡的東西,我們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得到它」。
錢伯斯在思科公司做了兩個大的變革,一是重視市場和客戶,根據客戶的要求來決定技術的方向,思科在過去10年中曾經7次改變方向,客戶向什麼樣的技術和產品遷移,思科也跟著改變,結果思科從一個單一生產路由器的公司變成一個生產25類網路通信設備的公司,而銷售額從7000萬美元增長到180億美元;二是把市場分段,在每個產品領域爭取第一或第二的位置。如果在某個領域做不到,就與夥伴合作,其實就是收購或者並購對方的公司,據說思科的第一個收購是因為它的客戶需要某一家公司的產品,於是它就決定把這家公司買過來。
通常網路設備新一代產品研發的周期是18個月到24個月,收購可以贏得半年到一年時間。「速度意味著銷售收入、市場份額和利潤。」當然,最秀色可餐的就是那些擁有最新技術、離推出產品還有一年左右的小公司。思科利用這一段時間把被收購公司的產品整合到思科的產品系列當中。既可充分利用思科品牌,銷售力量和市場主導地位,又能將這種技術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這種戰略十分有效,使得它如旋風一般地佔領了15個不同領域的市場。截止到2001年的7月,思科收購了61家公司,付出了幾百億美元的代價,而僅2000年,就以收購或換股並購的方式兼並了22家公司。自從思科轉向IP電話網路業務之後,它又開始購買軟體和生產數據機的公司。當然,在交易中除了現金之外,他們還使用「Cisco錢」,也就是思科股票。總之,「顧客需要,我又沒有,就去買吧」,已經成為思科收購活動的一個標准。
最具傳奇色彩的是一家生產光纖設備的公司Cerent公司。1999年,錢伯斯遇到這家新公司的CEO羅素,就單刀直入:「告訴我,我出多少錢能把你的公司買過來?」羅素先生也很風趣地:「告訴我吧,我花多少錢才能使你放棄這個想法?」最終,思科以價值69億美元的股票收購了這個當時兩年才1000多萬美元銷售收入的小公司。有人因此形容錢伯斯「像一匹來自矽谷的狼,不斷地搜尋適合兼並的獵物」。
錢伯斯的成績有口皆碑,矽谷的同仁更是心悅誠服。HP總裁兼CEO Platt說:「約翰值得我尊敬,因為是他將一個年輕的小公司發展成優秀的大企業,他太棒了,他收購了很多公司並讓它們在思科這把大傘下成功地運轉起來」。

領導藝術日趨成熟
錢伯斯並沒有為其所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這位極具競爭意識的老闆在口吐「獲勝的感覺美妙無比」一類的言語時總是流露出十足的真誠。過去的經歷告訴他:「使企業陷入困境的有兩大原因:一是遠離客戶,一是遠離員工」。他十分敬仰20年前的IBM:「他們確實能接近客戶,因而客戶也尊敬他們」。
在風景優美的公司總部,你很難找到他。因為他40%的時間都在旅途中。每天,他平均會見2-12個客戶。一般晚上7點才結束工作,然後他會邀請當地的員工一起吃比薩餅和喝啤酒。無論是在阿爾托斯山的家中,還是在旅館里,他每天晚上都親自核對思科的所有主要賬目:「我可能是這種規模的公司中唯一這樣做的CEO」。
在市場上,他魅力十足,口碑很好,而且為公司建立了長遠戰略。他說:「當時間以『互聯網年』來衡量時,即時光飛逝,根本無法去消除競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為自己買些時間。你無須通過公司的心臟下賭注,並讓全世界看到它流血。我認為這不必要,也沒有建設性」。
幾年下來,錢伯斯的領導藝術已走向成熟,他將公司策略歸納為四個方面:收集足夠多種類的產品,樹立思科是聯網上全方位的供應商;收購兼並工作系統化,使其成為專門的工作程序;界定企業范圍內用於網路工具的軟體標准;最後就是選擇正確的戰略夥伴。錢伯斯相信,只要他游刃有餘地發揮這些套路,他就會自然而然地實現第五個也是最終的目標:使思科成為基礎設施的主設計師。這個基礎設施,包括傳統的音頻通訊、甚至有線電視網等。如今,思科製造的路由器、轉換器和其它設備承載了全球80%的互聯網通信。

讓員工分享公司的成功和挑戰
思科的另一成功要訣就是留住熱門技術領域的人才。「你為每個員工支付了50萬至200萬美元,如果留不住他們,代價就太大了」。目前,公司員工的自願離職率只有6%,思科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全員期權方案:40%的期權是發放給了普通員工,而不是高層管理人士。「我剛從商學院畢業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我將會給所有員工發放期權,而其中有40%發給普通員工,我大概會說,這不是社會主義嗎?但我現在知道,這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的終極形式。這是一個將公司的目標與員工的目標結為一體,並讓員工分享公司的成功和挑戰的非常獨特的資本主義方式。它非常有效。」
一個普通員工,只要干滿12個月,在股權上的平均收益是3萬美元。「他們既不是產品線經理,也不是副總裁或主管,而是普通的個人投資者。」股票大大增強了公司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幾年前,作家喬·弗勞瓦(Joe Flowers)在一本書中寫到:「為什麼思科的員工總是在微笑呢?」他甚至還懷疑這些員工是不是都被洗腦了,然後他做了一道算術題:「如果你早在1992年時,就在思科工作了,並且是位高級系統工程師,大概分配有5000股票,如果你一直留著這些股票,那麼到現在,它的紅利都已經超過240萬美元了,足夠你在矽谷購置好幾套房子了。」最後喬·弗勞瓦說:微軟或者還有那麼幾個億萬富翁,不過思科的億萬富翁都成堆了,怪不得那些員工們天天樂呵呵的。1999年時,思科的雇員們一共持有價值4億3900萬美元的績優股。
對於想要收購的「獵物」,錢伯斯會親自檢查它的股票分布:股票是在幾個投資者手中還是在上層經理掌握之中?他們怎樣對待員工?以此來判斷企業文化是否與思科兼容。這種考察一般為6-12個月。有一次公司想收購一家眾人都看好的公司,產品對路,價錢也合適,但購並後必須解僱員工。最終錢伯斯還是放棄了。「購並成功的關鍵在於選擇,就像結婚一樣,如果只約會一次就結婚,婚姻就不太可能美滿。如果你知道擇偶條件,並花很多時間研究和追求,成功率就會提高」。
錢伯斯明白,如果固守自封,思科就會變成另一家DEC或IBM,他明白客戶最終會獲得內部知識和專業技能,從而脫離廠商的束縛。因此廠商必須不斷升級,在客戶面前實現增值。同時,思科必須擺脫路由器的界限,用更多的產品吸引更多的客戶。但路由器是根基,目前仍占收入的50%左右,錢伯斯的目光投向了軟體。像PC一樣,路由器和交換機也受軟體控制,思科希望設立適用於整個網路業的標准。思科用IOS(互聯網操作系統)命名自己的軟體品牌,准備將其樹成繼PC操作系統和網路操作系統之後的新方向。但競爭對手3Com的 CEO Eric認為:思科的軟體策略僅僅是一種促銷的老招,他認為IOS決不是真正的操作系統,而僅僅是普通軟體。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流傳很廣:當芬蘭的一位客戶在來思科後病倒了的時候,錢伯斯用專機把這位客戶的家人接到美國。由於該客戶對醫院的護理工作不甚滿意,錢伯斯立即讓他轉往更好的一家醫院。

成為「Wintelco」中的一員
思科的股票是10年中最熱的股票之一,自1990年上市以來已增值100倍以上,在其參與競爭的七大設備市場中,公司均名列第一或第二。在互聯網技術方面,它已遙遙領先。公司市場價值也僅次於微軟和英特爾,位居IT業第三席位。錢伯斯和他的公司,已無可爭議地邁入最高等級的高科技俱樂部。為此,媒體創造了一個新聞名詞叫「Wintelco」(更多的人懷疑是思科自己幕後創造的),將思科變成Wintel的後綴,意思就是計算機業將成為英特爾、微軟、思科三家天下。當叫到「Wintelco」一詞時,比爾·蓋茨咯咯笑起來,經過思考後,他說:「我們(與思科)的關系可能有點像我們與英特爾的關系。當然,這種關系比較新,還有待於進一步加深了解。我不認為我們有一個密切的三方聯盟。但據實際情況看,事態可能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Wintelco」這個名詞盡管別扭、可笑,但也真的確有其事。錢伯斯深知機遇與挑戰總是相伴而生,所以,他總是激勵員工勇於接受挑戰,培養鬥志。他常說:「我們必須向傳統思維挑戰,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都需要始終確立一個有挑戰性的目標。」在錢伯斯的領導下,思科在全球可算是業績非凡,旌旗所到之處,令市場震撼。它在網路方面取得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其成就可與微軟在PC操作系統、英特爾在微處理器市場上的地位相媲美。
比爾·蓋茨和格羅夫是這個產業的兩大偶像,與他們站在一起不會讓這個彬彬有禮的CEO感到畏縮。「微軟和英特爾用PC根本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而我們思科也相信,通過網路技術,我們也可以改變整個產業」。1998年,在《Upside》評出的年度「巨頭」中,錢伯斯脫穎而出,超越比爾·蓋茨名列第一。
但是思科還是一個發育中的巨人,收入只有微軟的一半,英特爾的五分之一。他在網路市場的地位還無法同微軟和英特爾在業界的位置相匹敵。而且在公眾眼中,思科仍沒什麼名氣。業內人士開玩笑說,人們經常將Cisco與Sysco搞混,Sysco是一家為飯店和學校的咖啡屋提供食品的經銷商。但沒有人會將微軟和英特爾與食品公司搞混。思科似乎被品牌認知所困擾。錢伯斯也急於要提高公司的形象,並利用大眾媒體進行品牌宣傳。
同時,錢伯斯是一個非常「講政治」的商人。思科很早就在華盛頓設立了辦事處。錢伯斯尋找一切機會與喬·克萊因(美國司法部反壟斷部門微軟案負責官員)「溝通」。錢伯斯是矽谷與政界打交道的頭面人物之一,還兼任美國總統貿易政策委員會委員

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
錢伯斯曾預言:「IT業已經歷了四代,第一代是大型機時代,IBM唱了主角;第二代是小型機時代,DEC曾一度占據主角;第三代是PC和區域網時代,英特爾和微軟唱了主角;第四代是網路時代,思科將唱主角。思科在第四個時代有能力起主導作用。」隨著互聯網浪潮洶涌而起,錢伯斯的預言似乎指日可待。
互聯網大大刺激了市場需求,成為公司發展的最強大的推銷力量。當然,思科也得以身作則,首先將自己變成互聯網公司。於是,利用互聯網,實行授權管理成為錢伯斯的新法寶。互聯網是商業世界裡的平衡器(equalizer)。思科在所有方面利用了互聯網,所以能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能夠擊敗強大的競爭對手,並使它們成為合作夥伴。現在,思科更進一步與朗訊、北方電信、西門子等競爭。
互聯網改變了思科的一切。互聯網也使虛擬製造、降低庫存等等成為可能。客戶82%的定單通過網上下達,相當於每天4000萬美元;85%的客戶支持通過網路進行;每月接到2萬份求職書的90%來自網路;思科能在24小時內做出財務結算;等等。互聯網應用給思科每年節約6億美元,這比許多競爭對手的研發預算還多。
更重要的是,由於思科充分應用互聯網,全球范圍內每個競爭領域的成本和盈利及等數據和信息變得透明,從而公司能夠充分授權,員工可以快速決策,這些決策以前只有CEO或是財務總監才能做出。一線的經理能夠在每個季度結束後的第一個星期就知道,為什麼原訂目標未能達到,是因為網路問題、零部件問題還是因為競爭加劇?這極大地改進了效率。結果是,思科每個員工平均所創造的收入高達70萬美元,而傳統公司競爭對手只有22萬美元。
1995年,思科成為世界最大的網路設備製造商。進入2000年,思科年銷售額高達180億美元,雇員31,000人,市值達到4440億美元,僅次於GE(通用電氣)的5050億美元和Intel(英特爾)的4460億美元,並且它還首次超過了微軟的3580億美元。
2000年3月27日,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思科總市值竟達到5550億美元,一度超過微軟成為美國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雖然登上世界巔峰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為了這一刻,微軟花了將近25年的時間才爬到現在的位置上,而思科僅花了16年的時間。
在風雲變幻的股市,沒有永遠的第一。從50年代中期到現在,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變化不定,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和AT&T曾經獨領風騷達19年半和13年半之久,之後讓位給埃克森(石油)。

閱讀全文

與思科公司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